
11月26日晚,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市發生了連環恐怖襲擊事件,數十名恐怖分子在泰姬瑪哈酒店等地向手無寸鐵的游客和民眾掃射。截至11月30日,襲擊已造成174人死亡,內政部長也引咎請辭。今年以來,這已是印度遭受的第10次大規模恐怖襲擊。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印度,為何卻反恐乏術呢?
民主讓印度人自豪
二戰后,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曾嘗試過西方民主制,但不久這些國家要么陷入了長期的內戰,要么又重新回到了軍人的統治之下。然而,印度卻是個例外,自獨立后實行民主制以來,國家一直保持著穩定運轉,迄今已舉行了14屆國會選舉,2009年將進行第15屆選舉。
印度民主有著自己的特色。印度各政黨均“愿賭服輸”,每次選舉過后,都能平靜地接受選舉結果,沒有抵制選舉結果的情況。這在發展中國家實屬少見。同時,在印度,民眾、社會團體、政黨均可以自由、公開地進行討論和發表意見,而不用擔心警察的盤查,媒體亦能隨意地對政府進行批評而不必憂慮遭到報復。
印度人對自己的民主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印度電視臺2007年曾在全國展開過民意調查,在被問及“印度最大的榮耀”是什么時,有44%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民主”,遠遠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世俗主義(17%)。
西方也認同印度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這固然有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的用意,但印度的表現確實還可以。當然,印度的民主在實施上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出現賄選、候選人涉嫌犯罪、各黨派在議會中扯皮現象等。
貧富分化是恐怖土壤
民主的印度國內卻恐怖主義“泛濫成災”,是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而政府在解決這些矛盾時,可謂“東風無力百花殘”。
有印度媒體認為,貧富差距與貪污腐敗,是印度恐怖襲擊頻發的根本原因。印度的貧富分化程度非常嚴重。一方面,印度是亞洲擁有億萬富翁最多的國家——2008年《福布斯》富豪榜前10名中,印度就占了4位;但另一方面,在印度11億人口中,仍有高達33%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使一些窮人的仇富情緒特別濃厚。極端主義的思想在這種社會土壤中就特別容易存活。而民主雖然能協調權力的分配,對分配財富卻作用不大。
印度的腐敗也是聲名遠揚。2008年“透明國際”在其報告中指出,印度民眾每年向11個公共服務機構行賄的金額高達46億美元,居職務腐敗名單之首的是警察,之后是司法、土地管理、醫院和電力官員。印度的一些部長和議員也是腐敗鏈中的一環。2005年外交部長納特瓦爾·辛格就因涉嫌腐敗而被迫辭職。民眾對腐敗現象十分反感,很容易向極端思想靠攏。
此外,印度近年的外交政策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他們認為印度正在淪為美國的“小跟班”。而在一些極左派和宗教極端分子看來,美國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為了阻止政府的“錯誤”行為,這些人便通過恐怖活動來“警告”政府。印度曾先后兩次出臺了反恐法,卻兩次被廢除,理由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和自由。
無奈三大恐怖勢力
在各種矛盾糾纏的背景下,印度國內的恐怖活動十分頻繁,“元兇”是以下三股勢力:
第一股是宗教極端主義恐怖活動。印度國內種族、教派林立,一有風吹草動,血腥的屠殺就開始上演。這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表現得尤為突出。但每次沖突,穆斯林都是受害最大的一方,這又導致了冤冤相報。在孟買的這次恐怖襲擊中,一位恐怖分子就高喊:“你是否知道你們的軍隊殺害了穆斯林,你是否知道本周有多少穆斯林在克什米爾被殺害?”
第二股是極左主義武裝勢力,主要是指納薩爾派(自稱“毛主義道路”)。納薩爾派發軔于1967年的農民起義。此后,該派進入深山老林打游擊,想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據印度政府統計,自納薩爾派攻擊升級的2004年10月到現在,已至少有598名軍警和1894名民眾被他們殺害。
第三股是分離主義恐怖勢力,這包括克什米爾分離主義運動和東北部分離主義運動。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克什米爾的分離主義運動就未曾停歇過,各種相關的恐怖活動幾乎每天都有,只是規模不等。印度東北地區也是如此。據印度內政部估計,自印度獨立至今,東北部因動亂喪生的人數多達5萬。就在今年10月30日,阿薩姆邦還發生了多起連環爆炸,造成了77人死亡,500多人受傷。
應該看到,這三股勢力,是目前印度的體制無法吸納的,而政府機構的低效率卻在對付這三股勢力時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反恐乏術,也就不難理解了。(時宏遠)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