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7月3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31日發表社論《多哈回合再次失敗的影響》說,多哈回合自2001年啟動以來,國際貿易秩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涌現了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角色。這種形勢意味著,現行多邊貿易框架的充實和更新,其實早就是時候了。
社論摘錄如下:
在經過九天的緊張談判之后,世貿組織主持的多哈回合談判再次宣告破裂。這次失敗意味著,該組織在年內結束多邊談判的希望幾乎不復存在,將來如何演變也難以預測。
如同以往一樣,這次談判中的主要障礙依然存在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雙方最大的爭議點和癥結還是農業補貼和農產品貿易關稅。根據談判所依據的協議草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意,當大量農產品涌入國內市場時,發展中國家可以啟動保護機制,通過提高關稅的措施來避免外來產品沖擊本國市場。但是,對于“大量農產品涌入”的具體數額究竟是多少,雙方存有尖銳的分歧,并且互不讓步,導致談判無果而終。
在談判之前,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認為此次談判的成功率為50%,但很多分析家當時就指出,這種看法顯得過于樂觀。原因不在于具體分歧有多么尖銳,而在于各主要貿易體似乎都缺乏達成協議的政治意愿和決心。由于沒有足以抗拒國會的“貿易促進權”,布什政府在多邊和雙邊貿易談判中都受到國會的牽制,在敏感領域不可能向貿易伙伴作出多大讓步;印度現政府在國會處于弱勢,它在農產品貿易談判中作出的任何妥協,都勢必會引起強烈的反彈,造成自己執政地位不穩;歐盟談判代表缺乏該組織多數成員國的支持,尤其是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強烈反對在農產品貿易問題上讓步。一言以蔽之,所有主要貿易體都不具備作出妥協的政治基礎。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多哈回合談判再次失敗,當然不是一個好消息。它會削弱各國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信心,會使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能向其他領域縱深拓展。不僅如此,由于在農產品、服務業以及其他還未達成多邊貿易協議的領域,各國政府將長期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阻撓。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多哈回合談判的未來趨勢,似乎找不到令人樂觀的理由。布什政府是貿易全球化的倡導者和支持者,但在過去七年時間里,它卻無力促成多邊貿易談判圓滿結束,可見阻力有多大。布什政府屆滿之后,無論是共和黨執政,還是民主黨執政,各自對多邊貿易談判的政策和態度,照樣會受到日益強烈的保護主義的牽制,乃至被保護主義立場所主導。因此,即便多哈回合談判不久后順利恢復,那也不一定能夠在原有基礎上繼續進行。
世界貿易組織無法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將迫使各國更多地寄希望于區域自由貿易,從而加快區域國家之間經濟整合的步伐,例如亞細安自貿區和東北自貿區的建設。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之間已經或者準備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對彼此的產品實施零關稅或采取其他優惠措施。但是,區域經濟融合或者雙邊自由貿易安排,畢竟不能取代全球自由貿易,因為它們所能帶來的利益和創造的機會都不能與之相比。
多哈回合自2001年啟動以來,國際貿易秩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涌現了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角色。這種形勢意味著,現行多邊貿易框架的充實和更新,其實早就是時候了。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