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重建的特殊困難
玉樹地處高原地區、艱苦地區、偏遠地區,在重建開始之前,各方就已考慮到了將會面臨一些特殊的困難。
首先是高寒缺氧問題。玉樹州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高原缺氧對人體適應能力影響大,高原病的防治任務十分艱巨,這是災后恢復重建施工過程中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采訪中,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銀成說:“玉樹州治所結古鎮的海拔大約3700米,而我們援建范圍內的玉樹縣隆寶鎮哈秀工作站達到了4200米,已經遠遠超過了有關施工規定的范圍。在高原缺氧的影響下,工作效率肯定會受到影響,工人也需要更多的休息來保證工作持續。”
其次,玉樹既是高原地區又是高寒地區,施工期短,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5個月,三年加起來,實際有效施工期才一年多,所以時間要求非常緊,時間十分寶貴。重建工程一定要統籌安排,提高速度和效率。
王銀成分析,極重災區結古鎮地形狹窄,在施工的同時還要保障居民正常生活交通順暢,施工現場必定狹小不好周轉,并且還要面對和兄弟省市、央企的界面劃分和合作,這都會有一定的困難。
再有,玉樹當地建材缺乏,主要建材基本依賴外部輸入,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青海省經濟委員會前期估算的數據顯示,三年內重建物資需水泥330萬噸、鋼材68萬噸、木材17萬立方米、標準磚24.5億塊、墻體砌塊50.5萬立方米、門窗276萬平方米、瓷磚602萬平方米、玻璃210萬平方米、沙石料2450萬立方米、瀝青23萬噸。
青海省交通廳預計,重建前兩年將每年運輸800萬~900萬噸左右物資,以鋼材、水泥等建材物資為主。
“西寧到玉樹有800公里左右的路程,主要運輸通道僅有國道214線和省道308線,途中還要翻越巴顏喀拉山等數座大山,建材運進玉樹運距長、時間久,難度很大。此外,六個援建單位同時作戰,建材需求量龐大,能否保障供給,還有待考驗。”王銀成說。
目前供電供水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本刊記者了解到,玉樹州是青海省唯一大電網未能覆蓋的地區,供電主要依靠境內現有的小水電。
童光毅說,目前玉樹供電水平已經接近甚至超過震前水平,達到了1.1萬千瓦左右。但據測算,重建用電總負荷將達到4萬千瓦左右。目前正在建設的燃油發電工程項目建成后總發電量2萬千瓦左右,投入使用后,電力供應的缺口依然存在。因此目前各施工企業仍需自備燃油發電機,自行做好施工用電保障。
本刊記者在中國水電援建的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便看到了一臺正在使用的400千瓦燃油發電機。“我們目前一共運上來10臺燃油發電機,最大的400千瓦,最小的100千瓦。但一旦施工作業大面積展開,還是難以保證電力供應。”中國水電集團玉樹災后重建現場指揮部副指揮長張宏說。
童光毅分析說,燃油發電的成本很高,每度電成本超過1元,是一般電價的數倍。如果整個重建期間都要大量依賴燃油發電,僅在這一塊就要多花幾億元。
童光毅建議,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大電網進入玉樹州。但截至目前,大電網進玉樹僅處在論證階段。“如果不及早立項、審批、動工,明年的電力供應依然無法保障。同時,電力供應不足也將會影響到玉樹下一階段社會經濟發展。”
在供水方面,目前玉樹結古地區也有較大缺口。童光毅說:“現在最大問題是施工用水量超出了預計,無法保障。我們鼓勵施工單位就近打井解決這個問題。”
開工之初問題碰頭疊加
本刊記者采訪多家援建單位后了解到,在7月10日重建大幕開啟之后,隨之出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也正在積極協調解決之中。
7月18日,玉樹州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審批中心、災后重建項目管理辦公室暨三江源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分別負責災后重建項目審核、管理、建設工作。
災后重建項目管理辦公室暨三江源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分為州縣兩級,機構工作人員已全部到位,下一步將作為業主分別和各援建單位就州、縣具體建設項目簽訂合同。
“中國水電在玉樹的職工已經有200多人,加上外協隊伍,超過1000人。”張宏說:“雖然現在合同還沒有簽,但災區建設不等人,我們先干起來。”
王銀成分析說,此次援建資金以中央資金為主,業主是當地政府。這不同于汶川地震后北京援建四川什邡是自己帶著項目、隊伍和資金,因此要面臨工程審批、資金撥付是否及時等一系列客觀問題的制約,必須盡快摸索出一個科學的、周密的、順暢的運轉機制。
此次玉樹災后重建,援建及援助項目除對口支援省市確認為自愿、無償援助的項目外,其余均按照市場運作、保本微利原則實施。但有關援建單位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保本的壓力不小。
政府部門指定青海省物產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建材集散中心,負責建材供給。7月25日,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的一份玉樹建材集散物流中心開出的主要建材報價單顯示,鋼材的價格超過了5000元/噸,水泥的價格超過了1000元/噸,都高于目前的市場價。
張宏說:“建材價格偏高我們可以理解,有800多公里的運距,路途遙遠,運費昂貴。以水泥為例,運費已經是水泥本身價格的數倍了。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建設成本加大,工程造價增高,保本的壓力就很大了。”
“建材價格偏高的問題確實存在。以鋼材為例,即便加上運費,目前5000多元每噸的價格也確實高于市場價。原因在于,政府因為擔心災后重建開始后建材不足,提早儲備了一批鋼材,當時購進的價格是每噸四五千元,而現在的市價不過每噸3000多元,這批鋼材做了虧本生意,造成了現在價格偏高的問題。”童光毅解釋說,“總體來說,政府這么做沒有錯,當時擔心鋼材價格上漲影響重建,但是卻降了。當然,如果能按照市場化的思路來處理這個問題會更好。我們并不強制要求施工單位從玉樹建材集散物流中心購買建材,他們也可以自行購買。我認為,目前建材價格偏高的情況是暫時的,把眼光放在重建三年的時間跨度中,建材價格會達到一個平衡。”
據本刊記者了解,施工企業保本的壓力還來自于目前定出的工程造價低于建設成本。
張宏分析說,例如第三完小項目,以拿到的20%預付款370萬元估算,每平方米造價大約1800元/平方米。但根據我們的概算,成本約3000元/平方米,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希望最終簽訂合同的時候,有關部門對這一實際情況能夠有所考慮。
童光毅也認可這一情況,“政府會統籌考慮這個問題,可能會在多個項目中把造價平衡,也可能會在最后作一些調改。總之,讓企業賠錢建設的事情不會發生。”
此外,據預計,重建過程中每年的沙石料消耗量將達到100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玉樹環保、林業、水務等多個部門已聯合對州內沙石場進行了整合,將原有的40多個整合為15個。大部分援建單位都已準備自行開采沙石料,并在政府指導下基本確定了沙石料廠地址。
玉樹地處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大多數區域屬于極為脆弱的高寒草甸生態系統,植被生長期短,水土易流失,對外部影響的抗逆性弱,一旦受到破壞便極難恢復。如此大規模的沙石開采,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何把施工建設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起來,亦是當地政府在此后三年重建中必須考慮的問題。(記者 陳澤偉 呂雪莉 駱曉飛 實習生唐茵)
![]()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