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人社部稱社保體系將向公平流動可持續轉變

2010年11月13日 17:1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日前在此間舉行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專題討論會上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總體走向為“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

  胡曉義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全民共享的社會保障制度、機制和體制,實現保障對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樣化、籌資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和諧、穩定的保障網。

  胡曉義說,“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工作總體走向體現三個特征:

  一為增強公平性。以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為目標,全面解決制度缺失問題,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隨著經濟發展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水平,逐步縮小相關群體的保障水平差距,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促進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二為適應流動性。注重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提高社保基金統籌層次;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增強可攜帶性;加快各類社保制度整合與銜接,理順管理體制,推進城鄉統籌,努力消除影響就業人員跨地區和城鄉轉移就業的障礙。

  三為保證可持續性。落實各級政府、用人單位和參保個人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健全多渠道籌資機制;繼續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充實國家戰略儲備;積極穩妥地開展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全面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風險提供制度和資金保障。

  據胡曉義介紹,“十一五”以來,各項社保參保人員快速增加,特別是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鄉參保參合人數超過12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較“十五”末增長近一倍。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120元。(記者黃安琪)

參與互動(0)
【編輯:鄧永勝】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