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北京老年人口已達226.6萬人 進入“中度老齡化”

2010年11月19日 14:48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城里養老條件好,難在沒床位;農村養老空氣好,難在條件差;身有病殘不自理,難在無處收;退休工資收入低,難在價位高……”這是北京市養老機構現狀的真實寫照。北京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提案委員會為此組成專題調研組,圍繞養老機構的有關問題展開調研,并提出14條建議。據了解,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226.6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8.2%,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中度老齡化·發布

  開展養老護理保險試點

  市民政局局長吳世民在向市政協委員們匯報時透露了北京市下一步推動養老服務體系社會化進程的計劃。

  北京市將繼續提高養老保障水平,繼續實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正常調整制度,研究建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科學增長機制,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市級統籌,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探索開展養老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健全計生家庭老年父母獎勵輔助

  北京市還將完善老年人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實現社會救助從城鄉統籌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完善高齡津貼制度和百歲老人醫療福利制度,健全計劃生育家庭老年父母社會保障和獎勵輔助制度。

  設施建設有望納入綠色審批通道

  北京市還將加快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研究將養老設施建設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切實提高養老床位使用率,積極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合理確定建設項目用地規模,在年度土地供應中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標。

  建立養老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

  北京市將建立養老服務評估監管機構,在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接受政府購買服務實行適度普惠的基礎上,建立特殊老人經濟收入、身體狀況和服務需求的評估機制,研究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接受養老服務的補貼制度,建立養老服務績效考核和評估機制,對養老服務商、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管,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養老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

  中度老齡化·建議

  成立專門的老齡工作管理部門

  應將涉及老齡工作的職能部門進行整合,成立專門的老齡工作管理部門,改變以往養老政策“碎片化”、政府部門職能“支離化”的現象,提升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水平,建立由高級管理人員、專業社會工作者、“4050”就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隊伍和從業資格準入制度,免費對從業人員進行養老服務專業化、職業化培訓,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2015年應達14萬養老床位

  本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應切實達到90%居家養老可享受基本服務、6%社區托老和4%機構養老的建設目標,即到2015年有能容納20萬老人的托老機構、14萬張養老床位,且使用率不低于75%,為今后本市老齡事業預留發展空間。

  建租賃型老年社區

  在“十二五”規劃和“城南行動”中,在城鄉改擴建過程時要將養老服務設施及養老機構納入規劃,對新建小區未能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的應追究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予以糾正。同時政府要引導社會力量建設租賃型的老年社區。落實對社會辦養老機構制定的各種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的建設用地、水、電、煤、氣等優惠政策要研究細則給予保障。

  空置房應適量轉為養老機構

  應制定養老機構人均面積、養護比例、醫療設施、浴衛設施等統一標準,并分類予以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規范管理。可將城區中空置的學校、幼兒園、企事業廠房、商業用房等通過置換、贖買、租賃等方式接管,將其改造成為養老院或托老機構。

  中度老齡化·難點

  空置養老床位超過兩萬張

  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66所,共有養老服務床位55809張,平均每百位老人擁有床位數2.48張,已經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但與發達國家每百位老人5至7張床位還有較大距離,而且因為價格、位置等原因,去年全市養老機構的5萬多張床位中有27054張床位收住了老人,平均床位使用率48.5%,有兩萬多張床位空置。

  47萬老人將需護理型照顧

  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和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4%,約32萬人。可是由于城區床位少、價位高、機構不愿收等因素,這一群體中的大部分老年人難以入住養老機構。全市戶籍老年人口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為32.6萬,占14.4%,純老年家庭人口為40萬。“十二五”時期本市老年人口將持續快速增長,預計2015年增長到340萬人,預計未來5年將有47萬老人需要護理型照顧。

  24.5%希望將來入住養老機構

  市政府推出的“9064”養老服務模式,計劃到2020年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但市政協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4000多位參與調查的市民中希望將來入住養老機構的占參與調查總數的24.5%,遠遠高于政府所預期的4%;選擇依托社區居家養老的占53.3%,明顯低于政府所預期的90%。

  利好政策難落實

  養老機構屬于社會福利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其建設用地可以采取劃撥方式供地,但由于涉及國家土地使用與劃撥政策調整,該項政策尚未落實,養老機構用地優惠政策銜接亟待完善。在減免費用方面,養老機構在稅收、水電、燃氣等方面應享受適當的優惠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因涉及多部門利益,除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落實得比較好以外,水、電、燃氣等方面未能落實。按規定新建改建居住區要配套建設社會福利設施,其征地拆遷費用由承建項目開發公司承擔,基本建設費用由區縣政府負擔,產權歸區縣政府所有,由于沒有操作性辦法,很多新建小區養老服務機構未能落實。

  配套醫療條件差

  配套醫療服務方面,大多數養老機構沒有醫療服務,即使有醫務室也難于應對老年病、慢性病的日常治療和康復工作,公費醫療、社會醫療保險等制度尚未完全與養老機構銜接,入住老年人普遍存在醫藥報銷難的問題。

  政出多頭難協調

  老齡工作在市一級政府機構中分屬于多部門管理,涉及到民政局、人力社保局、老干部局、老齡委等,這樣的分工和部門設置,使大部分老年人的服務與管理工作處于相對弱化狀態,而政出多頭,也使部門間工作難以做到統籌協調。X133

  中度老齡化·服務

  補繳養老保險多繳多得

  昨天,市社保中心副主任謝小紅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時透露,根據初步統計,全市沒繳費或者中斷繳費的大約有30萬人。參保人員將能通過互聯網查詢自己的養老保險繳費信息。

  對于養老保險補繳,一些市民還存在這樣的疑惑:現在補繳的話需要交上不小的一筆錢,將來退休時到底能多領多少錢呢?到底是補繳劃算還是不補劃算?對此,謝小紅表示,養老保險的政策是多繳多得,退休以后的養老金與參保者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年的社平工資都有關系。政府有關文件規定,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比如說一個參保人員退休以后每月養老金為2000元,少繳一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就會少20元。另外,如果不補繳的話,個人的賬戶里面也會少一部分錢,養老金也會受到影響。根據近幾年調整待遇的情況來看,養老金調整也是與繳費年限有關系的。

  社會中介所存檔案須轉區縣人才

  謝小紅還提到,對于社保關系和戶口、檔案分離的情況,必須到目前社保關系所在的區縣勞動部門所屬的職介中心或者人才中心辦理,但是個人的社會保險關系和檔案都不需要轉移,職介和人才中心就會要求存檔單位協助審定檔案。但是對于那些存在社會上所辦的那些中介機構的檔案,就必須把檔案轉到區縣所屬的職介、人才中心;檔案現在在用人單位的,如果想補繳以前委托存檔時的保險,也要和單位協商,把檔案拿到職介或人才,用完之后再歸還。本報記者代麗麗 J205

  詞條

  租賃型老年社區

  是專門的養老社區,只租不售,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配備養老護理和康復設施。(記者孫穎)

參與互動(0)
【編輯:張尚初】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