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蘆山5月12日電 題:雨季中的蘆山龍門鄉:地理的莊稼在長 心里就有著落
作者 安源 楊進
俯瞰龍門鄉,四周被連綿1000多米的高山所環繞,一條清澈的玉溪河從中間流過,這個山坳里分布著7個較大的集中安置點。四川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后村民們將在這里度過較長時期。
“指甲蓋大的雨點打在帳篷上,噼叭作響,風吹得帳篷直晃,一夜沒睡好,真擔心帳篷被風吹翻!贝迕駰罨⒄f,5月8日一場大雨突襲龍門鄉,造成了部分帳篷出現積水。這是震中龍門鄉最大的一個集中安置點,在6000多平方米內,整齊排列著244頂帳篷,共居住著700余戶居民,是由成都空軍部隊在災后第3天建起的。
記者看到,各家各戶的帳篷內都鋪上了細砂和紅磚,排水溝上鋪上了木板,積水問題已基本解決。一群身著迷彩服的戰士們正在進一步拓寬排水溝,為道路鋪加碎石。40多歲的村民陳芬正在操持十多口人的午飯,她說,現在電通了,水通了,政府送了米糧,吃飯不愁了。
中午臨近,氣溫逐漸升高,山谷中的龍門鄉更覺悶熱,帳篷里就像蒸籠一樣。戰士們穿著衛生防疫服,背著噴霧器,對帳篷、垃圾場和廁所等地方進行防疫工作。
青龍場村上場口村民牟青平老人正在醫療救治點輸液,他已連續治療了5天,慢性支氣管炎的老毛病有所緩解。這個救治點共有6個人,配備有彩超等設備和常用藥品,每天大約有20至30人就診?哲姸冀忒燄B院助理滕躍是當班醫生,他介紹說,部隊已對帳篷區居民進行了一次普遍體檢,此外還提供診療400多人次,現在村民們大多是感冒和濕疹等小病。
一路走來,記者發現每個帳篷上都掛著一張小卡片,記錄著戶主、入住人員和承包人的卡片。干警楊曉龍逐門逐戶,清查登記。他告訴記者,700多口村民加上志愿者、民工等,來來往往,治安是個大問題,光靠他和另一名同事是忙不過來的。這里的管理和安全工作主要還是由駐扎的一支13人的部隊官兵來完成。
青龍場村黨員張繼林是安置點的地方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部隊與村支部建立起了一支19人的衛生防疫、治安巡邏、綜合服務隊,每個人都有責任區!
走出安置點,記者看見村民們正在地里揮舞著連枷收打油菜籽,菜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上場口村民任朝明和妻子、兒子正在自家的一畝多油菜地里干活,他告訴記者:“收完這季菜籽,再種上苞谷,只要看到地里的莊稼在長,心里頭就有著落了!(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