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元旦春節,儲存、運輸、銷售非法煙花爆竹的活動又開始活躍,與此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也接踵而至。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日前透露,今年10月下旬以來,全國已發生較大以上煙花爆竹事故12起、死亡86人,其中僅非法生產導致的事故就達8起、死亡55人。
而上述事故的原因,“多是一些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嚴重違規;一些地區‘打非’工作不落實,力度不夠;此外,安全監管部門對企業監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實,處罰不嚴格,責任追究不到位。”國家安監總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
據記者了解,上個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組織7個督查組,對湖南、江西等7個重點省區督查時發現,一些地區、一些煙花爆竹企業并沒有認真開展,甚至根本沒有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一些地區安全監管部門檢查、督促、指導不到位,多次檢查未能發現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和問題,沒有督促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以至于有些地區甚至還存在企業不知道國辦部署隱患排查專項行動的現象。
此外,有禁不止,責令停產整改的企業仍私自生產導致事故發生。11月28日發生事故的山西省陽泉市興通煙花爆竹有限公司,由于存在生產工藝交叉、庫存能力不足等問題,早在今年6月份,山西省安全監管局就要求其停產改造,11月19日陽泉市郊區安全監管局發現其擅自生產,再次下達了停產指令書,但該企業仍未按要求停產,直至發生重大事故。10月30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第一花炮廠也是在當地政府要求停產期間偷偷生產發生事故。“停產企業發生事故,反映出一些地區安監部門的工作不實、不細,存在監管漏洞。”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孫華山日前表示說。
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屢禁不止,事故時有發生。據反映,目前鄉鎮一級政府對“打非”工作認識不高、重視不夠、責任不清。如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馬田鎮羅家村“11·27”事故的非法生產用房就位于羅家村村口通向馬田鎮政府的路邊,原來是村委會辦公房,位置十分明顯,這與在村民家中偷偷生產不同。今年以來,馬田鎮政府多次進行了現場檢查,也發現有非法生產的跡象,但直至事故發生一直沒有采取措施予以取締,暴露出該地區沒有真正履行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基層“打非”工作不落實。
氯酸鉀專項治理工作不深入,對違規企業的處罰不嚴格。督查組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省(區、市)沒有嚴格執行國家安監總局的有關要求,害怕得罪人,對日常檢查發現違規使用氯酸鉀的企業沒有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僅僅給予罰款,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有的地區對總局通報要求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違規企業,仍未落實吊證工作。事故調查發現,非法生產煙花爆竹者都是使用氯酸鉀作為原材料,如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馬田鎮羅家村“11·27”事故的非法生產業主就承認其非法生產爆竹使用了自行購買的氯酸鉀。
一些地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不認真,沒有查清事故的真正原因,對非法生產事故的藥料來源和產品銷售渠道沒有認真追查,有關責任人員沒有嚴肅追究責任。有的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處罰不嚴格,甚至不了了之;有的沒有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類似事故在同一地區反復發生。如湖南瀏陽市百福煙花制造有限公司“8·29”事故后,就沒有能夠很好吸取教訓,真正落實整改,導致兩個月后瀏陽市達滸出口花炮總廠又發生了與前者原因和性質一樣的“11·10”重大事故。
上述問題充分暴露了煙花爆竹生產形勢的嚴峻。最近,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采取斷然措施,堅決遏制煙花爆竹事故發生,特別是對重點地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嚴打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
爆竹聲聲辭舊歲,我們祈望在國家的嚴格監管之下,煙花爆竹給人們帶來的將是喜慶與祥和。(蔡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