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張朔)煉油廠工人左金海、公交車司機楊新慶等多位中國的“工人發明家”二十五日聚首北京,在當日舉行的全國職工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會上,這些貌不驚人的“小人物”以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們的“大發明”。
今年三月是“全國職工節能減排月”。此次成果發布會即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出席者除多家媒體外,還有來自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知識產權局、中國發明協會和全國總工會等機構的有關負責人。
已匯編成冊的一百項節能減排成果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進行了推廣,主辦方冀望藉此帶動中國的千百萬職工更加積極地投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據了解,這一百項成果都是工人們在生產過程中針對能耗和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改進或創新技術而取得,具有創新性較強、技術含量較高,實用性強、易于推廣,具有較為顯著的環保效果等特點。有不少項目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有的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其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煉油廠工人左金海等針對油氣運輸過程中的泄漏問題,發明了油氣回收罩,使油氣回收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有效減少揮發油氣對空氣的污染。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許杏桃等人完成的供電網控制系統,大幅降低電網損耗,獲得四項國家發明專利。陜西西安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的楊新慶則帶來了頗受有車族關注的汽車節油法。
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挑戰。近年來,中國各級工會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組織工人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和發明創造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涌現出一批技術創新成果,有效解決了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環境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