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舉報“零距離”
“舉報方式除了傳統的信函舉報外,網上舉報的數量大了。”孫立泉告訴記者,網上舉報與傳統的舉報方式相比,提高了效率,也加強了舉報人和檢察機關的互動,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舉報人的安全。
有一個典型的例子。2005年1月初,蘇州市滄浪區檢察院網上密碼舉報系統,收到關于蘇州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副處長鄭大水收受賄賂的匿名舉報。此后,檢察院舉報中心人員運用網上密碼舉報系統的互動性,多次與舉報人在網上聯系,獲取了更多詳細信息,后一舉偵破此案,鄭大水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沒收財產6萬元。那個舉報有功的神秘舉報人獲得了8000元的舉報獎勵,按照舉報人的意愿,滄浪區檢察院將這筆獎金代為捐贈給慈善機構。直到現在,檢察院還不知道舉報人是誰。
“網絡舉報與傳統的信件舉報相比,信件舉報如果匿名,也不寫地址,就沒法找到舉報人;而網絡舉報,即使匿名,也可以和舉報人在網上交流。”何延安說,因此,早在2003年最高檢就設立了全國檢察機關統一的舉報網站:進入最高檢網站主頁,“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中心”的鏈接非常醒目。點擊進入舉報中心,再點擊“我要舉報”,就可以看到一張中國地圖,舉報人可以選擇相應省份,點擊即可進入該省檢察院的舉報平臺進行舉報。“舉報中心”會自動生成一個密碼,舉報人據此密碼可以隨時查看舉報的處理情況。
這樣,最高檢就把全國的舉報線索納入統一管理,適應了職務犯罪偵查一體化工作機制的要求。
舉報人與最高檢的互動是網上舉報的一大亮點。舉報者登錄舉報網站,除了能與工作人員網上交流,還能看到他們的舉報信息受理情況。舉報者可以看到他的舉報材料是分流了,還是移送到其他機關,或者是轉到相應的有管轄權的檢察院。最高檢規定,收到舉報信息,一個星期內告知舉報人受理情況,3至6個月告知案件處理情況。
“有些群眾認為非得面對面地反映問題才踏實,坐飛機、火車來北京舉報,實際上網絡互動才是零距離的。”孫立泉說,這種快捷的舉報方式,為群眾拓寬了舉報渠道,為檢察機關拓展了案源,也給群眾降低了舉報成本。
職業舉報人漸成氣候
近年來,出現了一批“以檢舉揭發貪官的腐敗行為為己任”的職業舉報人,他們對貪官的腐敗行為明察暗訪后,將舉報材料報給當地檢察院舉報中心,并署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聯系地址。據某地檢察院統計,去年職業舉報人舉報的案子多達50余起。這與檢察院出臺的《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有關:法院認定犯罪數額在1萬元至10萬元的,按犯罪數額的5%獎勵舉報人;認定犯罪數額在10萬至50萬元的,按犯罪數額的10%獎勵舉報人;舉報50萬元以上的犯罪額,將給予特殊獎勵。
同時,檢察院還給予職業舉報人全面的保護:嚴守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信息。“最早的職業舉報人出現在湖南。”何延安告訴記者,當初幾個舉報人聯合起來舉報,把問題解決了,名聲也出去了。別人有問題也找他們,一舉報還真管用,相對專業化、職業化的舉報人就出現了。
職業舉報人以舉報為業,通過舉報領取一定的獎勵,對此社會褒貶不一。而孫立泉副廳長卻十分肯定“職業舉報人”的工作:“職業舉報人的出現,其實是對舉報工作的一種肯定,說明舉報工作已經收到明顯實效。我們也非常歡迎職業舉報人給檢察機關提供有價值的舉報內容,這對反腐敗非常有利。”
有了官方的支持,最近幾年職業舉報人已經漸成氣候。有“民間第一職業舉報人”之稱的姜煥文,曾“扳倒”婚外情副市長。他在媒體上公開說:“我經常出差,全國各地跑。一般會在一個城市舉報10到20件事情,等我離開這個城市幾個月后,舉報所得的獎勵就給我寄過去了。做的時間長了,獎金也是源源不斷。幾年加在一起,共獲得了十幾萬獎金。”
與姜煥文的職業化舉報不同,扳倒湖南郴州巨貪曾錦春的是“民間舉報人聯盟”。王文漢曾是湖南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名企業主,為了打贏一場經濟官司,他多次給郴州市紀委書記曾錦春送錢,但曾錦春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做法,讓他在借了高利貸行賄之后,依然輸了官司。從此,王文漢走上了舉報曾錦春的道路,并與彭北京、李民主、黃元勛等三人結成“舉報曾錦春聯盟”,還達成了生死協議,每周彼此都要通話一次,確保其他3人都還安全。正是他們持續不斷的努力,將“中國第一貪紀委書記”拉下了馬。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