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目前大城市道路擁堵和‘出行難’問題,必須大力發展公交優先戰略,‘免費公交’是一個提高公交出行率的思路,希望政府可以在部分有條件的市進行試點。”在昨天召開的江蘇省政協十屆七次主席會議上,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江蘇省委主委黃因慧提出了這一建議。(《揚子晚報》6月28日)
公交本身就是一項公益事業,要體現其公益性,政府理應將其作為一種社會性的福利惠及民生。但對于實行公交免費,有專家認為目前還不太現實,他擔心政府財力承擔不了,還認為國際上也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做到公交完全免費的。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公車消費的問題,也早有專家經調研統計得出這樣一組數據:2004年,中國至少有公車400萬輛,公車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大約占全國財政收入的13%以上。從發展趨勢上來看,近4年來我國公車的數量、檔次和所消耗的財政資源有增無減,這是公眾有目共睹的事實。我國公車消費數額之巨,恐怕也是世界罕見的。有專家調查分析認為:在公車消費中,1/3用于領導私事、1/3用于司機私事,只有1/3是用于公事。這說明公車消費至少可以壓縮2/3,就按照2004年這個統計數據計算,政府每年可減少公車消費2700多億元,如果把它投入到公交事業發展之中、用于公交免費,結果會如何呢?
這些年來,包括公車消費在內的“三公消費”數額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擠占了公共財政資源,一方面是行政運行成本居高不下、浪費驚人,另一方面則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公共福利、惠及民生的投入嚴重不足。這種財政分配上的失衡是最大的社會不公,公眾對此早已不乏微詞,而政府在抑制“三公消費”上雖然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但效果離公眾的期待還相差甚遠。
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角度來看,當前抑制公車消費,支持公交免費也是大勢所趨。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在一些大中城市都相繼舉行“能源緊缺體驗日”之類的活動,有的省委書記、省長也都加入到了“綠色出行”的行列。如何將節能環保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不妨從黨政機關做起、從黨政領導干部做起,從抑制公車消費、支持公交免費做起。(黃梔梓)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