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電 (記者 陶社蘭)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黃星少將十五日指出,走向世界的中國必須考慮和處理好兩大基本問題:一是中國如何重新認識世界并更好地融入世界;二是如何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并更好地接納中國。可以說,這兩大問題將長期影響甚至主導中國的內政外交,影響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的制定,也影響具體政策策略的研究選擇和靈活運用。
“經濟危機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國際研討會十五日在北京舉行,黃星少將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金融危機沖擊下的世界戰略格局”的主旨演講,分析了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及演變趨勢,闡述了中國倡導的互利、互惠、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
黃星說,中國的對外政策從強調輸出革命、“反帝反修”,到致力于建立和平、發展、合作的和諧世界。安全環境,從以往的“威脅拉動型”、“環境適應型”,到現在的“主動營造型”。倡導和平、平等、互利、互惠的新安全觀,將建設創新型國家、科學發展和實現民族振興、和諧社會、和諧亞太、和諧世界定為國家戰略目標。“求其在我”,中國自己發展和穩定的份量越來越重。
“中國廣泛快速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既獲得了快速發展的外部條件,又為世界的持久和平與繁榮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黃星表示,鄧小平晚年曾經做出的兩個戰略論斷,既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和未來,又影響了世界的歷史和未來。這兩個論斷,一個側重于解決中國問題,強調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是改革和發展;一個側重于解決世界問題,強調現在解決矛盾和爭端最好不用戰爭的方法,而要采用和平的方法。可以說,這兩個論斷打造了中國目前的內政外交基本政策的基礎。
他指出,中國經驗和模式正在引起世界關注和學習,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率上升,這有助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形象的改善、海外利益的維護、和平力量作用的發揮。可以預言,未來國際關系和全球問題的解決,將越來越具有“多元行為體參與、多層次綜合管理”的特征。傳統安全問題的解決方式也必然面臨重大變革,并深刻地影響國際關系、國際體系的思維方式和戰略策略。
“金融危機發生和發展以來的事實一再證明,中國認識和處理金融危機的理念、方式,中國應對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戰略策略,都不會脫離上述總的判斷和總的發展趨勢。”黃星強調。(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