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綿陽七月十九日電 (記者 肖青)記者今天從此間舉行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區與老縣城遺址保護區規劃情況座談會”上獲悉,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擔綱設計的《永恒北川——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區與老縣城遺址保護區)規劃》基本完成,現已進入意見征詢階段。
據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上海市支援《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策劃項目專家組組長吳長福介紹,北川地震遺址作為國家級的地震遺產、紀念地和所在地災后重建的重要內容,將是一個由地震博物館、縣城地震遺址和次生災害展示區組成的綜合功能體,其總體定位是:一個人類歷經特大地震災難的紀念性遺址博物館。
該保護區分為任家坪和老縣城遺址兩部分,設計遵循了原真性、體驗性、地域性和當代性原則,將整個規劃控制范圍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核心區(遺址博物館主體功能區)、控制區(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區)和協調區(環境控制與發展協調區)。整個規劃涵蓋了遺址保護系統、內外路網系統、生態景觀系統、服務設施系統等內容。
在今天的座談會上,綿陽市、北川縣的國土、城建、水務、旅游、環保等多個部門就各自管理所涉及的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據悉,本月內,該規劃將上報四川省人民政府進行審核。
據介紹,去年“五·一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令中國唯一羌族自治縣北川遭受覆城之災。震后十天,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重返北川考察時提出,將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予以保留,修建地震遺址博物館。”根據《汶川地震遺址、遺跡保護及地震博物館規劃建設方案》總體設想,北川老縣城將與汶川地震震中紀念地、漢旺工業遺址紀念地和虹口地震遺跡紀念地共同構成地震遺址遺跡群。北川因其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壞最嚴重、地震和地震次生災害特征最齊全而最令人關注。(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