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中俄總理的見證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俄羅斯聯邦海關署關于規范通關監管秩序的合作備忘錄》在京簽署,標志著中俄海關合作正式啟動。
這次中俄海關合作有哪些實質性內容?將對中俄貿易產生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海關總署國際司司長、中俄海關合作分委會中方秘書長朱高章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政府政策與公共管理所研究員馬光遠。
“灰色清關”長期困擾中俄貿易
記者:這次中俄海關簽署合作備忘錄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有哪些?
朱高章:近年來,隨著兩國經貿合作關系的進一步深入,中俄海關業務往來更加緊密,內容不斷豐富。今年6月17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海關合作分委會宣告成立,標志著兩國海關合作步入機制化發展軌道。此次合作備忘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簽署的。
根據備忘錄,中俄海關將開展進出關境貨物信息的預先交換,互換報關企業目錄并通報變動情況,定期對等交換價格信息,加強中俄海關執法合作,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合作,加大中俄海關貿易統計合作力度等。
記者:中俄海關合作緊鑼密鼓,這是不是與俄羅斯“灰色清關”有關?
馬光遠:的確是這樣。我們注意到,在政府文件中看不到“灰色清關”這樣的用詞。但要把中俄海關合作講清楚,“灰色清關”是個繞不開的詞。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為緩解國內市場輕工業產品供應的緊張形勢,不得不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市場大量進口便宜的日用消費品。針對俄海關清關手續繁瑣、稅率復雜的情況,為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鼓勵進口,俄羅斯海關允許所謂的“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務,提供運輸和清關捆綁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務,這就被稱為“灰色清關”。
“灰色清關”是伴隨著中俄民間貿易發展而出現的,已在俄存在20余年。其導致的俄進口稅款流失、滋生腐敗等問題早在多年前已經引起俄政府的關注。
“灰色清關”是長期困擾中俄貿易并經常導致貿易糾紛的復雜問題,兩國經濟利益深受其害。
中俄海關合作對治理“灰色清關”意義重大
記者:在協助俄方解決“灰色清關”問題方面,中國海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中俄海關合作對治理“灰色清關”有什么意義?
朱高章: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在遵循國家法律、國際慣例及保護企業合法利益的基礎上積極配合俄方打擊“灰色清關”,深化雙方在規范海關通關監管秩序領域內的務實合作,為雙邊貿易健康持續發展創造安全便利的條件。
中俄海關合作對治理“灰色清關”有著重大意義。一方面,有助于規范通關秩序、提高監管效率、規范企業行為、打擊走私違法,幫助俄治理“灰色清關”。另一方面,兩國海關學院將加強合作,對進出口外貿企業就通關業務加強宣講和培訓。
近期,中國海關已向俄海關提出三項建議,包括交換報關企業名錄、向收貨人簽發“報關單證明聯”、簡化守法外貿企業通關手續,部分建議已經被俄方吸收。
記者:近年來,俄羅斯針對中國商人發動的打擊“灰色清關”事件不斷,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事件?
馬光遠:1998年以來,俄羅斯對華商市場的查抄事件不斷。2008年9月,俄羅斯針對中國商人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打擊“灰色清關”事件。今年6月俄羅斯關閉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在俄華商再次嚴重受損,涉及貨款50億美元,集裝箱2萬個。
我們認為,俄打擊“灰色清關”有利于規范貿易渠道、凈化貿易環境,有益于雙邊貿易的健康有序發展。但在具體過程中,希望俄方考慮到“灰色清關”的歷史原因,保障在俄華商的合法權益。其中,有三點值得特別關注:
第一,“灰色清關”是出現在俄進出口環節,我方也就是中國海關管的環節,不管是出口還是進口都沒有這種現象。第二,中俄民間貿易在近20年發展中為兩國經貿合作作出了應有貢獻,其歷史作用不容否定。要切斷中俄之間的這種貿易往來,也是不現實的。第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盎疑尻P”涉及人、貨、錢等多個方面,在這個事件中,俄方是內因,中國海關愿意積極協助。
記者:現在有些人擔心,中俄海關合作就是“嚴打”,意味著中俄貿易就更加難做了?對于廣大華商來說,今后在中俄貿易中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朱高章:在俄華商應從長遠利益出發,盡快轉變經營模式,了解俄海關有關通關規定,選擇正規報關公司向俄海關合法申報,堅決摒棄“灰色清關”方式。近期海關總署將在中國海關網站上公布經俄羅斯聯邦海關署登記注冊的專業報關公司名錄,華商可從中選擇報關公司辦理通關手續,堅持守法經營,以確保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杜海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