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蕎)特困人員基本殯葬費用將全由政府掏錢,并有望擴大到我國所有居民。昨天,民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各地政府出臺惠民殯葬政策,建立和完善殯葬救助保障制度。
民政部表示,各地今后要逐步建立殯葬救助保障制度,該制度將以重點救助對象基本殯葬服務減免為基礎,其他多種形式殯葬救助為補充,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對生前生活特別困難的人員,由政府免除遺體接運、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有條件的地區,可從重點救助對象起步,逐步擴展到向轄區所有居民提供免費基本殯葬服務,實行政府埋單。
同時,各地要積極發展城鄉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滿足群眾骨灰安放需要,尤其是城鄉骨灰堂必須堅持公益原則,按照政府定價或成本價收取骨灰存放費用。對于農村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建設,政府還將給予必要的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
按照意見規定,今后全國各地要逐步形成基本殯葬服務為主體、選擇性殯葬服務為補充的服務格局。
民政部介紹,遺體接運、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作為基本殯葬服務項目,由公益性殯葬服務單位提供。選擇性殯葬服務包括遺體整容、防腐、告別、骨灰安葬、喪葬用品及其他殯葬特需服務,實行自愿選擇、市場化運作。有條件的地區,可逐步實行遺體火化服務與其他殯葬服務分開,火葬場主要承擔遺體火化服務,殯儀館主要提供悼念、告別等服務。
北京居民喪葬補助實現全覆蓋
>>北京落點
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前,只有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在職、離退休人員,企業在職人員以及在本市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內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已在外地領取喪葬補助的人員等四類人,才可享喪葬補助待遇。
據了解,以八寶山殯儀館為例,最便宜的收費方式為遺體冷藏30元/天,殯儀車500元/次、火化380元、骨灰盒500元左右等等,這些費用對于困難人員家庭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在經過嚴格測算的基礎上,今年年初,本市出臺了《北京市城鄉無喪葬補助居民喪葬補貼辦法》。根據該辦法,從今年1月1日起,凡具有北京市戶口、且未享受本市喪葬補助費待遇的城鄉居民,去世時均可享受每人5000元標準的一次性定額喪葬補貼。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喪葬補助標準已在全市范圍內全覆蓋,并在全國率先實現喪葬補助待遇城鄉同標準。
相關政策
經營性公墓嚴禁炒賣墓穴
根據該意見,公墓建設經營的審批管理,尤其是經營性公墓的審批,今后將更加嚴格。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手續的地區,不得許可建設經營性公墓。
“任何形式的公益性公墓未經批準,不得轉為經營性公墓。”民政部相關人員表示,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完善的地區,除納入規劃的外,原則上將不再許可建設經營性公墓或擴大既有公墓占地面積。對社會資本建設的具有基本殯葬服務功能的殯儀館,可以采取政府贖買方式,轉為殯葬服務事業單位。
此外,對經營性公墓要嚴防墓穴炒買炒賣。除可向夫妻健在一方、高齡老人、危重病人預售(租)確保自用外,公墓經營者必須嚴格憑死亡證明或火化證明出售(租)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不得出售(租)超面積、豪華墓穴,不得炒賣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
不保留骨灰可獲獎勵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各地一些地區火化率下滑和亂埋亂葬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下一步各級民政部門要在火葬區堅持實行火化,在土葬區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殯葬改革,教育引導群眾摒棄水泥、石材建墳,保護生態環境。
同時,要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動綠色殯葬。對節地葬法或不保留骨灰的,以及土葬改革區自愿火化的,實行政府獎勵、補貼,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殯葬救助保障體系。
民政人員不得任職殯葬企業
民政部要求,各級民政行政機關要逐步與經營性公墓和其他殯葬服務企業脫鉤。
今后,民政行政機關將不再作為發起人或投資人,參與經營性公墓和其他殯葬服務企業的建設經營,機關工作人員也不得在經營性公墓和其他殯葬服務企業任職或兼職,不得以任何形式從中獲取利益。
殯葬管理事業單位則不得從事殯葬經營活動,不應向殯葬服務單位和企業收取任何管理費用,在人、財、物等方面逐步與殯葬服務單位和企業脫鉤。
(陳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