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外國特別是亞洲國家領導人或高級代表團訪問越南,在首都河內都有一項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日程安排,那就是參觀文廟——國子監。越南的文廟是公元一○七○年由越南李朝皇帝圣宗下令,在當時的京城升龍(即今河內)修建的,用以供奉周公和孔子。一○七六年,李仁宗又在文廟旁邊修建國子監,起初只供皇親國戚的子孫們前來讀書,后來逐漸擴大招生范圍,也接受百姓的子弟就讀。文廟︱︱國子監是越南的第一所高等學府。一四八二年,黎朝皇帝圣宗決定在文廟內豎立石碑,記錄下從一四四二年以后考中的進士名單。
從中國大使館步行,只需十分鐘便可到達文廟。它坐北朝南,占地二萬六千平方米。進門處有一幅用漢字刻成的對聯:
瀛寰中教目吾道最先萬宇舟車同起敬
全境內文祠此地為首千秋芹藻尚留芳
文廟進深約一百多米。走進大門,經過大中門、奎文閣和大成門,便來到了正殿,即文廟的主體部分。正殿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筆題寫的匾額“萬世師表”。殿內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兩側分別是顏回、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塑像。這些塑像前都放有香爐,供游人上香參拜,終年香火不斷。奎文閣和大成門之間的院子里,共排列著八十二塊刻有歷屆進士姓名的石碑,底座都是昂首的石龜,象征著儒學文化的久遠和永恒。
每逢春節,河內市文化局都要在文廟舉行隆重的祭孔典禮和書畫展、象棋比賽以及斗雞等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游人。為了接待眾多的中國游客,文廟專門配備了兩位通曉中文的解說員。他們對孔子和儒教都有較深的研究,可以根據不同的參觀對象用中文直接講解,甚至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不少朋友問我,越南為何如此推崇孔子。其實,中國和越南的文化淵源有許多相近之處,儒教對越南的影響頗為可觀。遠的不說,越南的胡志明主席就曾高度評價孔子和儒教。早在二十世紀初,胡主席就稱頌孔子為“偉大的孔子”、“超人”、“眾圣哲之首”。
他說:“孔教并非宗教,而是關于道德和處世經驗的科學”,“孔子學說的精華在于個人的道德修養”。而孔子這種修養對“謀求人類幸福和社會福利”是十分重要的。胡志明尤其強調孔子“以民為本”的思想,至今越南的多種中央文件仍在反復強調要“以民為本”。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五日,國民政府頒布決定:自即日起取消祭祀孔子的活動,不再撥發相應的經費,供奉孔子牌位的殿堂將改作學校。五天后,正在廣州的胡志明公開撰文,認為這一決定“違背了民主精神”。他說:“我們安南人仍要通過讀孔子的書,在精神上自我完善。”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直到今天越南仍如此重視儒學和尊崇孔子的重要原因。
(摘編自《大公報》 作者:李家忠)
參與互動(0) |
【編輯: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