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兩岸1700余嘉賓匯聚于與金門一水相望的廈門海峽會議中心,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在此隆重舉行。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中新網6月23日電 臺灣《聯合報》23日刊文說,第二屆海峽論壇,臺灣逾萬民眾參會,交流廣度和深度更甚首屆;大陸高層還罕見鼓勵民眾走入臺灣中南部,認真傾聽臺灣基層民眾心聲。此顯示大陸在對臺交流上不再畏懼綠營支持者挑戰。一旦兩岸民眾在長期交往互動中獲更大理解和諒解,兩岸在邁入高階政治對話及可能隨之而來的政治統合時才有堅實社會基礎。
文章摘編如下:
第二屆海峽論壇舉辦以來,來自臺灣逾萬名民眾共襄盛舉,參加此次大會,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更甚首屆論壇,體現在大陸“大交流”的對臺策略下,積極充實從兩岸低層經濟交流,到高層政治對話之間的社會基石。
賈慶林在本次海峽論壇中,從臺灣的角度闡述:“兩岸和平發展,已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共識”。大陸也認知到,臺灣政治人物受制基層民意壓力,當前貿然進行政治對話,無異造成兩岸關系更大的不確定性。兩岸關系若要往前邁進,必須擴及臺灣社會各階層民眾,透過長時間的兩岸基層互動,消除臺灣基層百姓的敵對和恐懼態度。
大陸了解,短時期內消除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敵視實屬不易。但至少雙方基層民眾得從最基本的“相互理解”開始,唯有理解和友情的情感互動,才能降低兩岸關系進程中的“火爆點”。
因而,賈慶林和王毅在海峽論壇的發言中一再強調,兩岸交流必須更廣泛、深入、持久;從兩岸經濟精英的傳統交流,擴及臺灣中南部縣市、鄉鎮、學校、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等各個界別;透過交流“加強相互理解,營造良性互動,解決實際問題,增進彼此信任”。
賈慶林還罕見鼓勵大陸民眾走入臺灣的中南部,認真傾聽臺灣基層民眾的心聲,以了解南部“偏綠”民眾的想法。此顯示大陸在對臺交流上不再畏懼綠營支持者的挑戰。
一旦兩岸民眾在長期的交往互動中,獲得更大的理解和諒解時,兩岸在邁入高階政治對話,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政治統合時才有堅實的社會基礎,也更符合大陸的對臺“和平統一”構想。(林琮盛)
![]() |
【編輯: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