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2007年8月24日,柳州留學人員創業園開園,為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當地政府向每個由留學人員創辦的高新科技企業發放5萬元人民幣的啟動資金。 中新社發 蒙鳴明 攝
|
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開,明確提出“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保證了海外學子回國就業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人事部公開向歸國學子亮出相關政策,海歸公務員逐漸為人們所熟悉。
2008年,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趨勢,各級政府從注重“引資”到加強“引智”的轉變,都為有志于回國就業、創業的海外學子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國內更加人性化的政策、不斷優化的投資環境、富有特色的引才方式也將進一步增強海歸回國就業、創業吸引力。
此外,隨著全國人才市場逐步向“買方市場”的轉變,海歸就業市場開始向理性回歸,這種趨勢在新的一年中將得到加強。海歸群體出現分化,高端人才優勢逐步明顯,歸國學子的就業觀、創業觀和人生價值觀開始出現多元化發展等,都已經預示了2008年海歸就業市場的發展趨勢。
2008,對于海歸來說,注定是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年份。2008,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海歸回國正當時!
機遇仍在,挑戰增加
隨著政府與企業對于海歸就業態度的理性回歸,2008年海歸就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持續進行,海歸人才在國內就業大軍中的比重逐年加重的趨勢在2008年不會有太大改變。國際化的視野、出眾的專業精神、卓越的創新能力依舊是海歸就業的法寶與優勢。
但是,與往年相比,用人單位對于海歸人才的評價日趨理性。對于國情和國內相關行業是否了解、能否為用人單位帶來國外人脈資源、能否適應國內環境等實際能力也成為了衡量海歸綜合“價值”的標準。在國內各大招聘會上,海歸們開始與國內的求職者們站在同一個平臺上接受用人單位的挑選和檢驗。
與門檻提高同時進行的還有海歸待遇的相對下降。與前些年動輒解決住房、提供上百萬的科研啟動經費相比,2008年海歸在國內享受到的待遇日益接近本土人才。2008年,國內將會出現更多月薪3000元的高校海歸教師、月薪等同于國內本科生的公司海歸職員。擺正心態、積極應對已是海歸求職的不二選擇。
另外,2007年政府和國內用人單位還加強了對于海歸的學歷、資歷的審查力度。這種做法和觀念在2008年將會持續加強。
高層次海歸將更受青睞
2007年,“高層次留學人才”,“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高端海歸人才”等新字眼頻繁見諸各大媒體,在引起了眾多的關注的同時,也揭示出2008中國海歸市場的需求趨勢。
2007年11月,上海舉辦了新一輪“海外高層次人才集聚工程”。據介紹,在未來的三年當中,上海將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重點集聚汽車、通訊、航空等重大工程、創意產業、自主品牌、文化藝術等緊缺人才。而作為近年來海歸創業熱點地區——江蘇,其中的蘇南板塊更是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高端“智力爭奪”:2007年5月,常州舉辦了首次“領軍型”海外歸國創業人才招聘活動,現在,第二輪的選拔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同樣是5月,無錫啟動了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的“530”計劃;蘇州則發布公告,面向全球每年引進、扶持10名左右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由此可見,高端海歸人才在國內就業前景依然良好。各地的人才招納競爭已經從數量競爭過渡到質量競爭階段。這種趨勢在2008年只會加強不會弱化;隨著留學歸國人員的逐年增加,各級政府的人才選拔心態將變得更加理性與平和,盲目引才將被“重點”引才取代。勿庸置疑,在重大關鍵技術上有突出發現或貢獻的高端海歸人才將穩固已有優勢,成為最受歡迎的高端人才。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