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華裔女作家陳以玨:對張純如,我們都很負疚(圖)

2008年03月10日 16:07 來源:外灘畫報 發表評論



    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所著《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的寫作經歷與部分書中內容,如今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陳以玨搬上話劇舞臺。(資料圖片)

  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Iris Chang)1997年用英文寫了《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一書。她的寫作經歷與部分書中內容,如今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陳以玨搬上話劇舞臺。根據張純如生平故事及70年前日軍侵華南京大屠殺史實創作的話劇《南京的冬天》(A Nanking Winter),2月26日至3月16日在加拿大上演。

  去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而該歷史事件也成為全球集體關注的熱點題材,中國導演陸川的《南京!南京!》、唐季禮的《日記》,以及德國導演雷蒙德•萊(Raymond Ley) 的《拉貝日記》、美國導演比爾•古登塔格(Bill Guttentag)的《南京》(Nanking)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歷史事件。一名華僑在博客上說,觀看《南京》一片時能感受到“美國人的熱情與好奇心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涌而出”。美國《僑報》記者看到的是“禮堂座無虛席,走廊都站滿了人”,“在洛杉磯與加州灣區,好幾個白人連看數場,包括他們完全聽不懂的中文版”。

  這股熱潮在2008年繼續延續。西蒙•韋斯特(Simon West)導演的劇情片《南京浩劫》相傳仍在拍攝中,該片劇本正是以張純如1997年的同名作品為藍本改編的。如今,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女作家、戲劇家陳以玨(Marjorie Chan)根據張純如生平改編的話劇《南京的冬天》,又在加拿大多倫多等大城市上演。

  分兩幕反思歷史

  《南京的冬天》分為兩幕。第一幕發生在現實中,華裔女作家Irene Wu在其《南京大屠殺》一書出版過程中,與出版商之間在措辭上發生爭執,直到最后精神世界崩潰。第二幕則把觀眾帶回1937年12月日軍侵占的南京,再現一對躲過屠殺與強奸暴行的姐妹大梅、小梅,在當地“金陵女子學院”避難的經歷。

  Irene Wu正是以張純如為原型。2004年的張純如,正在撰寫關于美國二戰被俘軍人受日軍虐待的新作。多年來調查日軍二戰時期的暴行,接觸到的盡是無比殘忍和血腥的悲慘故事,使得她陷入痛苦的深淵,再加上采訪和寫作的艱苦,嚴重的抑郁癥病發,最終導致她崩潰。據說早在撰寫《南京暴行》時,她就常常“氣得發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發脫落”。

  陳以玨承認,話劇《南京的冬天》的結構受到了許多非議,“但這正是我看待歷史問題的觀點,對我來說,張純如角色的存在是首要的。這部話劇或許并非真實準確地再現史實,但卻是對歷史的思考”。在她的心目中,“張純如以及那些災難的幸存者是真正的英雄”。

  話劇排練的時候,陳以玨站上臺大聲地誦念大屠殺的死亡人數,不僅僅包括南京大屠殺,還有在納粹大屠殺中被殺害的600萬猶太人,以及在盧旺達大屠殺中受害的80萬人。陳以玨說:“我并不是要給大屠殺排名次,我們所能做的只是記住他們。”

  參與該劇演出的孔令怡,父母都來自臺灣。她表示,自己在接觸本劇前從來不知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但自己的祖父輩卻是親身見證那段歷史的人。當父親聽說她要參演此劇時,對她說:“如果你爺爺活到今天,他一定會為此感到欣慰。”另一位演員陳明欣,父母則是來自香港。她同樣對那段歷史感到震驚,但她希望這部話劇能表達出“在空前的災難面前,人類所表現的悲憫、同情、生的勇氣等人性的光輝”。

  從一無所知到糾結難平

  事實上,對西方世界來說,張純如歷時3年調查,在世界各地訪問許多幸存者并參閱大量歷史文獻寫就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是他們第一次如此翔實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殺。美國《新聞周刊》對這本書的評論是:對二戰中最令人發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顧,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該書在南京大屠殺60周年之際出版,曾連續14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經再版十余次,銷量近100萬冊。而在此之前,在歐美的教科書中,關于二次大戰的劫難,僅僅局限于歐洲戰場,他們對發生在猶太人身上的慘劇知之甚詳,卻對日軍侵華的罪行聞所未聞。

  2004年11月9日,年僅37歲的張純如在美國加州自己的車內用手槍自殺身亡。此后,她的名字迅速為國人所知。陳以玨與張純如素昧平生,但在接受采訪時,談及張純如的去世,她的眼中充滿了淚水。“我沒法對此發表談論。”陳以玨一邊擦拭臉上的淚水一邊說。作為華裔移民的第二代,陳以玨顯然與張純如有著十分相似的文化身份。陳以玨的父母來自香港,在多倫多出生并長大的她,畢業于喬治布朗學院戲劇系,1996年起成為職業演員,曾參與過多部電影,以及電視、電臺的工作。陳以玨自我認同是華人,但是她的中文程度僅僅局限于會用廣東話打招呼。1998年,她首次讀到張純如的書,并在電視上看到對她的采訪。在此之前,她同樣對這一歷史事件一無所知。

  2005年,陳以玨受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啟發所寫的處女作《中國玩偶》,曾獲得加拿大文學最高獎“總督文學獎”的提名。該劇受其自身雙重文化背景的啟發,借“女性解放”之題,反映了處于現代化邊緣的帝國,新舊事物間的對抗與掙扎。當時她對媒體說:“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作為移民,一旦到了新的地方,就會一路努力前行,而他們身后那道(通往故國的)門就漸漸關閉了。這就是移民的文化。”然而,在讀到《南京浩劫》之后,陳以玨的心糾結起來,無法平復所受的震動。2004年張純如自殺的悲劇發生后,陳以玨下定決心要將她的故事搬上舞臺。

  她的聲音強烈要求被聽到

  張純如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國民黨抗日將領張鐵軍,后曾為臺灣《中華日報》總主筆,父母都是哈佛大學的博士。

  1994年,從小就聽父親講述日本侵華事件的張純如,第一次親眼目睹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充滿憤怒的她毅然決定動筆寫作,“讓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發生的事情”。她的資料整理工作相當縝密,不僅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資料,以及從未出版的日記、筆記、信函、政府報告等原始材料,還查閱了東京戰犯審判記錄稿,甚至通過書信聯系日本二戰老兵。她在寫作中投入了大量情感,讀過她書的人都會對那些暴行之殘酷感同身受。

  陳以玨感慨地說:“讀她的書,我就已經被她的人格所感動……我從她的書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殺,但沒有機會檢視自己對這一事件的真正感受。她死后,我重讀了那本書,更深、更細膩地體察和感受她的世界。我非常難過,感覺對她很負疚。作為華人,我們這么多年來讓她一個人孤軍奮戰,沒有給她任何援手。”陳以玨表示,在寫作話劇《南京的冬天》時,她起初對于創作一個以張純如為原型的女作家形象有所顧忌,原因是她覺得自己并不了解張純如的個人生活。但在整個寫作過程中,這一形象反復在她心中出現,她的聲音強烈地要求被人們聽到。(蔡宸亦)

編輯:劉郁菁】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更多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