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平: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學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碩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及管理碩士、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西方經濟學博士。1999年至今,為中共廣東省云浮市委書記、云浮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利平主政云浮以來,將現代政府管理理念嫁接到現實的土壤,在推進科學發展、轉變政府職能、消除體制性障礙、優化山區發展環境以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創新,使云浮市多項工作走在廣東省乃至全國前列。
在中國當前的改革中,不論是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還是社會層面的各項制度建設,都給海歸們提供了發揮平生所學的舞臺。新一代海歸帶回先進的政府管理的理念和公共管理技能,對其所從事的工作形成了獨特的影響。隨著“海歸派”陸續加入和積極從政,他們無疑正對國家機關的辦事方法、辦公效率以及公共管理的理念產生積極的影響。
鄭利平在談話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很簡單”。在他看來,公共管理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問題都可以“很簡單”地解決。
“云浮的改革很多方案和方法都是舶來品,都是國外已有的東西,已經有上百年的、成功的做法,我們‘很簡單’地拿來,改造一下就可以應用了。”鄭利平說。
在公共管理上,鄭利平認為,不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一個個個體項目上去,不要像個生意人,那樣太微觀了,一定要從整個環境的發展上下功夫,不能就眼下談眼下。比如就引進人才來說,要發展人才引進的配套環境,安家、小孩讀書、就醫等問題,都要考慮到。
在鄭利平看來,“海歸具有國際視野,他們熟悉市場經濟法則,民主、法治意識和創新能力都受到過更多的錘煉,因此海歸從政無疑會推進中國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云浮市有些地方在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過程中出現了村務不公開等問題,對此鄭利平談道,“管理、執行機構跟監督機構分開,這是行政管理上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做到了就是創新。”
云浮市制訂發布了國內首部反壟斷規章,“很簡單,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管理經濟的首要職能就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就是維持市場秩序。”由于對現代市場經濟管理的諳熟,鄭利平主政云浮的很多做法都是“照本宣科”。
云浮市進行生態文明村建設,鄭利平在調研中發現污水橫流,難以治理的問題。“很簡單,為什么污水不能集中處理呢?這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我國的城市的污水處理也都集中了,鄉村也要集中,當然農村是相對集中,每個村建污水沉淀池就可以了。”結果,云浮市三分之一的村都實現了生態文明村的建設目標,垃圾、污水都得到了集中處理。
種種舉措,無不顯示了鄭利平在公共管理上獨到的眼光和實施的魄力。
在黨政系統工作,有的人覺得手腳有些放不開,有些人看問題相對理想化一些。他們所去的國家有可能比較“發達”,但如果他們把學到的知識不顧中國國情照搬過來,反倒會出問題。
對此,鄭利平建議:“第一,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事堅決不做;第二,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規定的事情,而你又認為這是正確的、有利于發展的,盡管去試。也就是說,海歸在國家機關中,有些新的東西應該去試一下,大膽地試。至于說水土不服的問題,沒關系,該妥協的時候妥協就行了。但是人也不能沒有一點棱角,百分之百適應就意味著完全遷就了,那也就失去了海歸的價值和意義。”
的確,留學人員和體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影響,相互改變的。海歸為體制改革帶來了新的意識,同時又要努力適應體制。
鄭利平認為,現在中國政壇很需要海歸從政,因為迅速城市化的中國,政壇需要更多具有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手段的人來加入;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海歸的學科范圍以自然科學方面理工類為主,有社會科學、管理科學背景的海歸則比較少。因此,中國政府機構為從事管理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海歸,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