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人大代表:讓中華傳統文化大餐在海外"香飄四溢"
2007年03月10日 03: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電 題:中華傳統文化大餐在海外“香飄四溢”——訪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杜宜瑾

           中新社記者 顧立軍 李敬華 祝亮

  “我們要發揮海內外同胞紐帶作用,把中華語言、中醫藥文化、餐飲文化、節日文化、中華根文化等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到海外。以文化搭‘僑’,以僑傳播中華文化,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杜宜瑾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杜宜瑾說,文化是溝通人心的橋梁。今天世界上正在學中文的人有三千萬人,有兩千五百所大學在教授中文。海外華僑華人正以華文學校和華文報刊為整體旨在保留中華文化。海外華人華僑重視發展海外華文教育和進行華文傳播,旨在傳承中華文化和向所在國傳播中華文化。

  他說,隨著世界各地民眾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和對中醫藥的逐步了解及中醫在一些治療領域的特效和治療費用的低廉,海外正在興起一股令人矚目的“中醫熱”。除了唐人街的藥店,在普通的超市百貨店里,也可看到琳瑯滿目的植物成藥。如今,針灸、推拿、草藥、養生等博大精深的中醫學正在華僑華人聚居區向規范化發展。

  杜宜瑾說,中醫事業不僅成為華僑華人“落地生根”的重要手段,也吸引更多海外人士“拜師學藝”。現在每年有數千名海外留學生來中國攻讀中醫專業,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也在其當地提供專業中醫教學課程,美國已有超過八十所的中醫高等教育機構,歐洲地區的中醫藥學校已超過七十所。中醫事業在海外的蓬勃發展,對中國的文化復興乃至民族的復興不能不說是一項有益之舉。

  杜宜瑾說,遠離家鄉的游子常會將思鄉情節寄托于家鄉的飲食上。飲食和故土鄉情交織在一起,終身難舍。這種由于飲食而形成的群體故土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中起著重要的情感維系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中華飲食使得眾多的海外華僑華人有了安身立命的依靠。目前,全世界約有三萬余家中餐館,所到之國,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可見到掛大紅燈籠的中餐館。

  杜宜謹說,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節日文化異常發達。在一些重大節日里,在華人聚居較多的國家里,華人都有舞獅、龍舟競渡等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節日活動。無論走到哪里,過自己民族的節日都會讓你找到自己的“根”,更多華僑依靠傳統節日為載體,教育后代,加深其民族記憶,對年輕一代 “樹魂立根”。

  杜宜瑾說,中華根文化,體現的是血脈之根。尋根問祖,追本溯源是海外僑胞所普遍具有的情結。海外華人社會興起的血緣尋根、姓氏尋根、祖籍尋根熱,反映了根文化的魅力。血緣、姓氏等根文化資源不僅是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尋根的“依據”,更是他們精神的載體。

  杜宜瑾認為,幾千萬的海外僑胞所秉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以及所產生的文化認同,由此而產生的精神動力是生生不息的,不可估量的。

  他希望通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充分利用中華文化的感召力來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密切海內外同胞關系,用文化之魂,促進民族統一。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