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曾遭假冒偽劣電器重創
曾經有一段時間,廉江也出現了冒牌的電飯鍋產品。2000年8月發生的“假冒劣質電器事件”,使廉江個別廠家生產的劣質電飯鍋在全國一些專業市場被查封,全國不少交易會、訂貨會上赫然寫著:廉江電器不得進內!
當年8月,廉江市成立了整治電飯鍋行業領導小組,組織專業執法隊伍對電器行業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打假整治行動,先后查獲不符合標準的電飯鍋近6萬只及配件一批,市場價值約200多萬元;同時制定電飯鍋及配件的產品標準。
通過專項行動,廉江市電飯鍋質量大大提高,涌現“強力”、“威王”、“華強”等一批叫得響、深受各地消費者歡迎的牌子,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將廉江電飯鍋拒之門外的現象再也沒發生過。
在廉江電飯鍋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的幫扶措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廉江市九洲江經濟開發試驗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黃培彥說,當時廉江市的電飯鍋生產企業很分散,質量監管很不方便,冒牌貨成很大問題。政府與幾家大的電飯鍋生產企業商量后,確定專門在九洲江開發區建立電器工業園,把全市范圍內分散的電飯鍋生產企業集中起來。
廉江市電器老板獲悉后,大喜過望,紛紛申請要地,原本打算到外地發展的6位老板也改變初衷。如今,眾多的電飯鍋企業都已進駐工業園內。
一位企業的老板說,廉江的電飯鍋產業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與產業園的建立有很大的關系。
困境:一只電飯鍋只賺3元
喜中有憂成為了廉江電飯鍋產業最現實的課題,產量越來越大,但利潤卻越來越低,成為了扎堆在這個行業的每一家企業都感同身受的一點。
其中一個隱憂就是產業做大后,利潤卻越來越低。
廣東威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辦戴文師說,威王集團廉江工廠一年大約生產200萬只電飯鍋,其中90%出口。其中出口到東南亞、印度等地的電飯鍋占到總出口量的七成。
電飯鍋出口逆市熱銷的背后是價格策略。“現在出口電飯鍋主要還是平價賣。”
戴文師舉了一個例子,現在出口的電飯鍋品種當中,最暢銷的為1.8升,售價是每個60元,但成本是57元,只賺3元。如果損耗大一點的話,成本都要60元了。現在關鍵就是抓損耗。“現在靠的是國家政策,出口電飯鍋有10%的出口退稅,沒有那塊不行”。
出口增長的背后也有穩憂。
戴文師說,現在出口也不是很好做,有些出口目的國也很刁難。他們出臺了一些政策,支持本地企業生產成品,而不鼓勵進口成品。現在有些進口商只進口電飯鍋零部件,在當地組裝,成品和半成品出口關稅方面相差很大。
“由于外商更多想要半成品,他可以賺得更多,但這在無形中逼得我們只好降價給他成品。”
掙扎:出口產品中缺乏自己的品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