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費到免費,資費是絕大部分體驗用戶在轉成商用用戶過程中最敏感的一個問題。面對3G新業務,可能產生的費用則更加不了解了,這樣更加要求運營商給出清晰明確、統一規范的資費體系。
近日,鎮江電信用戶王海對鎮江電信的3G服務很不滿意。究其原因,他憤慨地告訴記者,“鎮江電信強行關閉了我正常使用的無線寬帶增強版業務,如果不恢復該業務的話,我就要銷戶!”而此前,中國移動在TD試商用過程中,也曾經引起過類似的用戶不滿。
未來3G時代,新業務層出不窮,都將經歷一種試商用到正式商用的過程。如何才能讓用戶“坦然”接受免費到收費?如何利用新業務的推廣提升客戶的歸屬感?運營商需要從用戶角度出發設計新業務推廣進程。
告知義務
王海表示,他在5月末辦理的鎮江電信天翼e6套餐,套餐中有一項1元包天,能夠使用無線寬帶上網業務。“速度非常快,但6月9日,我的手機上網速度變得非常慢,感知很不好。”
鎮江電信10000好投訴中心盧姓員工告訴記者,鎮江電信這次CDMAEVDO1X業務體驗針對所有鎮江電信天翼用戶自動開通(3月23日),體驗期到期后(6月9日)自動關閉。其目的是為了讓用戶體驗2G與3G網速的不同,如果用戶想繼續使用CDMAEVDO1X上網業務,鎮江電信提供4檔不同的套餐供用戶選擇。
針對這一問題,沙利文總經理王煜全指出,運營商推廣新業務應該從用戶角度思考,試用期和商用期之間切換不能讓用戶感到突兀。
“這個個案的教訓告訴運營商,其有清晰告知用戶的‘義務’”。中研博峰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咨詢顧問王永紅也認為,對于基礎業務,如CDMAEVDO1X上網業務,應該用戶很好地提醒,在最后一個免費試用的計費期進行至少兩次的提醒。
“不是所有的用戶都不愿意繳費使用新業務,”王煜全認為,但毫無疑問,從收費到免費,資費是絕大部分體驗用戶在轉成商用用戶過程中最敏感的一個問題。面對3G新業務,可能產生的費用則更加不了解了,這樣更加要求運營商給出清晰明確、統一規范的資費體系。
王永紅認為,從免費到收費,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割接工作,確保用戶權益。前幾年中國移動的“二次確認”機制就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
試商用期“無限”延長
但清晰告訴用戶并不能促使用戶使用新業務。怎樣才能讓用戶選擇付費使用新業務,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歸屬感?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讓用戶主動參與業務體驗將更為有效。同時,他強調,運營商應該將試商用期“無限”延長,也即對任何第一次使用新業務的用戶,都給予足夠時間的業務免費試用期。
安徽聯通在日前推廣手機報的過程就是采用了這種方式,據安徽聯通市場部員工介紹,安徽聯通新增手機報用戶均有3個月的免費體驗期,取得不錯的效果:目前,當月的計費用戶有6萬戶,免費體驗用戶10萬戶,總共體驗用戶已超過50萬戶。
根據安徽聯通數據,經過免費體驗后,選擇付費使用手機報的比例比例達到12%。而根據日韓新業務推廣的經驗,從免費到收費,平均使用比例不到10%。
“除了讓用戶選擇付費使用業務,免費推廣業務還應達到進一步提升用戶忠誠度與歸屬感的目的。”王煜全表示。他強調,免費推廣業務應當創造用戶良好的營銷與應用情境。如設計有吸引力的電信產品與業務,提供精細化、差異化的服務,策劃有吸引力的營銷方案。
王永紅表示,業務推廣還是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需要根據客戶對新業務的反應和感知進一步調整業務的方案,包括服務、資費和業務內容本身。
像KDDI在開展3G業務營銷早期,對用戶進行業務推廣后,還深入洞察用戶消費行為,通過調研、訪談等方式了解客戶的真實行為與動機,在此基礎上設計適應各種用戶群的包月制(比如流量限制、網域限制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