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你的眼睛,可以讓你看到全球的東西;它是你的心,可以把你和重要的人連接起來;它是你的耳朵,可以聽音樂,了解世界。”坐在記者對面的鄧元鋆如此形容目前手機與人的關系。
2009年底,鄧元鋆從諾基亞全球副總裁升任為諾基亞中國副董事長,同時擔起了諾基亞在中國實現互聯網轉型的架構設計工作。從宣布轉行互聯網至今,諾基亞做了許多事情,諾基亞中國做了許多事情,但在中國普通消費者眼中,諾基亞還是那個隨處可見的手機品牌。與互聯網到底有什么關系?在地圖免費、成立諾基亞聯新互聯網服務公司、與Intel合作、Symbian開源,把這些細節串起來,作為諾基亞中國 “總規劃師”的鄧元鋆,開始描繪諾基亞式互聯網商業化的藍圖。
手機規模要大,更要捆綁上“互聯網應用”
“每天有超過2億的用戶在用諾基亞手機,諾基亞品牌在中國也是第一,非常強勁。”鄧元鋆如是說。
在提出轉型互聯網之前,這種表述方式在諾基亞中國高層中經常出現。3月3日,時隔數年,鄧元鋆此番話的背后卻蘊涵著不同的意義。
目前諾基亞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約為39%,但據鄧元鋆介紹,在支持互聯網應用的終端市場中,諾基亞的全球份額還要高些,達到了40%。“2009年中國銷售的7200多萬臺手機,并非都能連接互聯網,支持各種互聯網服務,但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手機有這個能力,這個很有吸引。目前,諾基亞已不再單純追求手機銷售的份額,而是支持互聯網應用的手機規模。”
除了用戶量外,鄧元鋆著重提到了合作伙伴。“目前諾基亞在中國有強大的開發商合作伙伴,總數在30萬左右,這也是很大的一個規模。”所謂應用伙伴,指的是在諾基亞手機平臺上獨立開發應用程序,或在諾基亞地圖這類諾基亞自身的大應用下開發細分應用的個人或企業。而諾基亞現在做的事情,顯然是進一步擴大這個產業群,形成更為可觀的規模效應。
2009年10月,諾基亞在中國開設了軟件應用程序商店OVI的測試版本。2009年12月9日,諾基亞與上海聯和投資公司旗下的上海聯新合作,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諾基亞聯新互聯網服務公司。旨在為中國用戶提供豐富的移動互聯服務,為開發伙伴提供更好的平臺。2010年1月,諾基亞為智能手機推出O vi地圖新版本,關鍵是完全免費。不久后,諾基亞又提前完成了Sym bian系統的開源工作。
讓手機產業鏈做到良性循環
“2010年是個突破的一年,你會看到我們在整體服務方面有更多新的舉措。”鄧元鋆并沒有透露具體會是哪種形式,但是建立互聯網服務公司、地圖免費、Symbian開源,這些看似零散的細節,卻都在圍繞著諾基亞的開發者們———最極致的開放平臺、最低的門檻,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逐步壯大諾基亞平臺下的互聯網應用規模。
終端、用戶、開發者、軟件應用,各自形成規模還不是重點,努力使這些因素形成一個完整的環,一套生態系統,再以滾雪球的形式不斷壯大,這才是諾基亞進軍互聯網的真正野心。
鄧元鋆舉了例子,“以導航服務為例,免費地圖和導航會更吸引人來購買諾基亞的手機,我們稱之為整體解決方案。這解決了我們的合作伙伴過去擔心的問題,他們過去會認為,基于導航、地圖的應用,消費群體到底有多大?有愿意付錢的,但可能并不多。但隨著免費計劃,現在一下子就把導航手機的門檻降低了許多,我們的消費群體自然擴大了許多。于是,很多應用開發商表示愿意做基于交通的應用、尋找購物的應用,甚至各種各樣我們還無法想象的應用。”鄧元鋆表示,因為消費群體大量地擴大,應用開發商積極性提高了,應用越來越多,同時,這又帶動了消費者購買手機。
“最大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規模、足夠的吸引力,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加入其中,開發新的應用,然后繼續循環,越多的應用越低的門檻帶來越多的用戶,就會吸引越多的開發商進來,整個生態系統正在不斷擴大。”顯然,諾基亞龐大的用戶群已然滿足了第一個大前提,在鄧元鋆的規劃下,諾基亞中國的“互聯網雪球”已經開始滾動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