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Phone之爭沒有輸家
眾Phone爭鋒,得利的是消費者。
事實上,運營商和終端廠商掀起的XPhone之爭,從深層次來看,其實是一場以不同3G技巧制式為區隔的大兵團多層面、全方位的混戰。最后誰會贏得Phone時代的爭斗?
“事實上,OPhone、GPhone、WPhone以及樂Phone與蘋果iPhone之間現在的對決,還未到高潮”,一些業界人士接受《IT時代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XPhone目前共同的任務是培養市場,共同把3G蛋糕做大。就諾大的中國3G市場而言,智能手機終端還是太少,還沒到拼個你死我活的份兒上”。
在外界看來,中移動推出的OPhone,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iPhone。兩者將在中國市場上拼得你死我活。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王建宙的眼里,OPhone與iPhone并不會形成直接競爭。在他看來,隨著3G的發展,通信和互聯網正在走向融合,蘋果、谷歌、微軟、戴爾是互聯網向移動通信靠攏的代表,而傳統的手機廠商在向互聯網邁進,手機和上網本則成為交匯點。
“我認為OPhone與iPhone各有特點。”王建宙說,“OPhone的所有特點,是匯集了移動客戶喜歡的一些特點,我們希望通過OPhone的服務來吸引這些用戶。”OPhone是由中國移動自主開發的基于Linux的手機操作平臺,兼容Android,并且集成了中國移動的飛信、139郵箱等各種業務。
對此,聯想移動CEO呂巖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聲稱,聯通引入iPhone有助于產業發展,OPhone與其并不是競爭關系。“iPhone進入中國后,可以有效地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帶動的是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因此對終端廠商來說都是好事。”
呂巖表示:“中國移動OPhone平臺的推出將推動中國通信產業更好地邁進全新的3G和移動互聯時代。它不僅能推動移動終端的創新,而且借助3G網絡,能讓用戶體驗到新的移動生活樂趣和便利。”
iPhone和OPhone到底是不是競爭關系?“在面向用戶的場景應用上,iPhone是從互聯網向手機擴展,而OPhone是從手機向互聯網延伸。”黃曉慶補充說,“這決定了我們融合的方向不一樣,設計的中心也不一樣。”
工信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盡管3G手機的銷量在2009年10月就突破100萬部,但相對于7億手機用戶,還是杯水車薪。
事實上,Phone風行的背后,是運營商或廠商的終端戰略,是它們3G發展戰略的一個表象、一種營銷手段、一個吸引用戶的品牌口號。其真正的意義,在于吸引更多的忠實用戶,培養3G消費習慣,建立和壯大終端產業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廠商在玩Phone的表象下,悄悄地向消費者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基于工作、生活、娛樂的一站式生活方式。比如WindowsPhone的目標消費群是“追求極致生活者”:這些人“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他們“與其滿足現狀,不如不斷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們“肩負多種重要角色”。這是微軟的目的,也是諾基亞、蘋果、中國移動等共同的目標和愿景。
從這個角度來說,眼下的XPhone大比拼,暫時還沒有輸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