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份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宣布擴大“家電下鄉”范圍,并在今年2月1日起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后,這場由政府主導的號稱將拉動近萬億元內需的家電下鄉運動被社會各方所看好,有媒體輿論甚至一度將其稱之為“盛宴”。
時至今日,結合各大家電廠商在鄉鎮一級的市場表現來看,家電下鄉各地開展的總體情況卻并不理想,這與家電廠家原先所預期的銷售井噴實在相差太遠。
業內觀察家認為,從當前的情況看,遭遇“尷尬”的家電下鄉無異于“一池春水”,難解廠家旺季在即而急于消化庫存、盤活資金鏈條之近渴。
利潤低,渠道層層盤剝
受困于內、外部環境,在家電下鄉政策出臺后,眾多家電廠家紛紛開始進軍農村市場,不約而同把廣袤農村家電市場作為企業銷售的潛在增長點,并寄希望于通過渠道下沉、充分挖掘來消化前期增長過快的產能。
雖然有限價和補貼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但實際銷售情況并不如想象中理想。造成這種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的緣由之一,就是下鄉家電產品不能提供足夠的利潤回報,渠道商普遍積極性不高。由于下鄉家電產品實行統一限價銷售,從制造廠家到省市級代理商,再到縣區域一級代理,原本利潤就很稀薄的下鄉家電產品,經層層盤剝后,讓處于最底層的鄉鎮基層經銷商壓力已非常之大。在農村家電市場監管還處于匱乏狀態下,鄉鎮市場價格混亂、基層經銷商以次充好的情況層出不窮,已是意料之中。這也使得鄉鎮一級的消費者即使知道了補貼優惠政策,也間接地對下鄉家電不感冒、不買帳。
產品對路是關鍵
事實上,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要想在農村市場有所作為,除渠道支持外,還要開發出對路的產品,產品適用性將是家電下鄉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方面要把產品做好,要提供最優惠的價格,另一方面還要提供最高標準的品質和服務。
此外,企業的家電下鄉還應當從農民的角度出發,針對農村市場的實際情況開發出有特色的家電產品,為農民增產、增收,把農民的收入提高上來。只有這樣,農民才會放心大膽地去消費。
如志高早在多年前就已針對農村消費特點開發出了一系列特色產品,在寬電壓設計、能效等級、噪音值等方面均優于此次招標的標準。除對進入“家電下鄉”的空調產品進行了嚴格的硬性規范,志高本次下鄉的空調產品還都具有防潮、防鼠等特別功能設計,所推出“茶葉空調”、“大棚空調”在農村市場更是深受農民的喜愛。
注定難解廠商近渴
不可否認,農村家電市場具有無比的市場容量。但由于農村市場消費相對分散,所以銷售網點成本、物流成本將會與城市會有很大差別,渠道、物流、服務等建設需持續推進。同時,家電下鄉的過程也是一個系統推進的過程,這也決定了農民對家電下鄉將會是一個逐漸認知、接受的過程,這對中標的各家電企業及商家而言,注定是一場持久戰,難解近渴!
在當前的行業態勢下,作為家電廠家,更應當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唯有這樣,才能“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步步為營,從而進一步在市場的激烈爭奪中取得先機。
最后,業內觀察家認為,雖家電下鄉當前遭遇這樣和那樣的尷尬,但相信隨著監管力度加強、補貼手續加快等各項措施的不斷完善和深入,農村家電市場對產品需求的逐步升級,家電下鄉在未來兩三年內還是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