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動漫游戲產業發展論壇上,北京科訊科技有限公司CEO馬云飛表示,手機動漫發展的基礎已經奠定,并將有望成為中國動漫產業蒸蒸日上的一個新起點。與馬云飛的觀點相似,業界人士普遍看好手機動漫產業,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等在內的電信運營商都把該業務作為潛在的利潤增長點。
追本溯源,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已經有80年的歷史,形成了《大鬧天宮》等等經典作品。但由于體制等原因,我國動漫市場已被歐美日等國家趕超。近年來,盡管國家給予了一系列政策傾斜和大力投入,促進了整體市場的迅速壯大,但相比發達國家,地位仍顯尷尬。基于此,手機動漫憑借其隨身、移動、充分互動等優越特征,正在成為我國動漫產業實現突破,謀取先發的契機所在。
作為一種新的媒體模式,業界對于手機動漫市場有理由抱以樂觀的市場預期:在擁有基數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國家政策扶持、以中國移動、聯通為代表的運營商強力開拓、手機終端內存容量的不斷擴大等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手機動漫業務正在處于上升期,具有較好的成長性。目前來看,基于WIVG技術終端播放器、后端服務平臺的使用、獨具特色手機動漫劇的問世、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原創大賽如火如荼的進行以及相關業務收入的嶄露頭角,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手機動漫產業鏈的初步形成。伴隨著手機動漫業務的推廣,將有望加速傳統動漫產業與手機新媒體的融合,形成新的動漫產業價值鏈,甚至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成為繼短信后新的業務增長級。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成績的背后同樣有著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如何尋找傳統與新興這二者的結合點,從內容創新、技術格式等多維角度促進產業鏈的健全和完善,并借此擺脫動漫產業落后于人的不利局面,我國手機動漫產業仍然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首先,我國動漫產業相比歐、美、日、韓的迅猛發展仍有相當差距,相比于韓國占據全球動漫市場30%的產量,日本年逾百億美元的營業額,我們的趕超之路仍然坎坷。在此基礎上,若想實現在手機動漫這一細分領域的異軍突起,建立切實有效的商業模式迫在眉睫。
其次,產業鏈配套力度有所欠缺。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由于技術實現手段的特殊性,仍然需要廣大終端企業的大力配合;另一方面,運營商在產業鏈中的主導作用明顯,相對來看,SP分成比例偏低,對業務開拓力度動力不足;另外,內容環節存在割裂現象,導致產業鏈并不完善。
再次,用戶的認知度有待加強,使用習慣還需培養。作為一項獨具個性的新生業務,手機動漫將主要面向窄眾群體。(朱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