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創新藥在漢啟用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春嵐)十年前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活動,讓罕見病“漸凍癥”走入大眾視野。近日,用于治療漸凍癥的創新藥托夫生注射液獲批上市。8月7日,61歲患者周先生(化姓)在漢完成華中地區首針注射。隨著腰穿針緩緩刺入皮膚,他的病情進展有望因此按下“暫停鍵”。
漸凍癥即肌萎縮側索硬化,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逐漸死亡,往往因吞咽困難、呼吸肌無力等問題而死亡,患者存活時間通常為3至5年。
周先生最初只是舌頭發麻、手腳無力,現在已無法說話、寫字,只能拄拐慢走。8月7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病房,醫生通過腰椎穿刺鞘內給藥方式,為他注射了托夫生注射液。
“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延緩疾病進程;新藥可通過‘對因治療’,實現精準靶向干預。”該院神經內科盧祖能教授說。據他介紹,漸凍癥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目前已知與多個致病基因相關。其中,攜帶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1)是首個被發現的致病基因,也是中國患者最常見的致病基因,這類患者平均發病年齡僅約50歲。托夫生注射液通過抑制SOD1蛋白合成,減少毒性蛋白蓄積,從源頭減輕運動神經元的損傷,從而為患者提供治療新希望。
目前,該創新藥已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地啟用。此前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攜帶SOD1基因突變的漸凍癥患者在接受至少6個月的托夫生治療后,多項指標表明疾病進展得到緩解?!白鳛閯撔滤幬?,未來希望托夫生能夠納入國家層面的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惠及更多患者。”
盧祖能表示,漸凍癥進程不可逆,早發現、早診斷非常重要。根據《2023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基因檢測與咨詢的循證共識指南》指出,所有漸凍癥患者都應接受包括SOD1在內的基因檢測,因此,疑似患者應盡早明確自身所患疾病的基因分型,盡早確診并進行精準治療,控制病情,延緩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