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醫藥企業報告醫藥不良反應渠道尚未完善
2008年07月08日 11: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8日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副主任武志昂就記者關于目前中國的不良反應報告大部分來自于醫療機構,而國外的醫藥企業會跟蹤藥品上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中國醫藥企業未能這樣做的問題時介紹說,由于中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大部分來源于醫院。一線的醫生對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收集信息,而醫藥企業的報告比較少是和國家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
武志昂介紹說,從不良反應報告質量的層面來看,來自醫院、醫生的報告是自己的臨床實踐,他自己的親自體驗,報告質量比較高的。而國家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時間不長,醫藥企業獲取和報告醫藥不良反應信息的渠道尚未完善,報告意識還比較淡薄。但醫藥企業隨著發展也慢慢地意識到,尤其是近兩年來國家一直在強調責任體系建設,實際上都在從國家制度層面不斷的給企業增加一點壓力,使得他們對構建自己的責任體系,建立自己安全風險監控上的一些制度和組織,越來越重視。而境外,像美國90%的報告來自于企業。只不過因為他們的企業和醫院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中國的企業需要借鑒。
武志昂表示,基于中國發展的實際狀況,鑒于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不良事件監測,還有風險評估、管理的體制和機制,一定要和中國國家發展的狀況吻合,一定要有中國特色。基于目前的狀況,醫院報得多,企業報的少還是比較符合中國國家的實際情況,也有利于運用這樣一套體系增強對安全風險的把握。(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