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探索醫療機構改革,一是探索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二是改進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包括:優化服務流程,規范診療行為,明顯縮短病人等候時間,實現檢查結果互認。
“我省多項舉措實施半年多來,逐步在改變‘三長一短’ (掛號排隊時間長,看病等候時間長,取藥排隊時間長,而醫生問診的時間短)現象。”省衛生廳副廳長馬偉杭昨日向記者介紹說,簡化服務流程、優化服務質量是醫改中一項重要內容,改變大醫院由于優質醫療資源稀缺而造成的“三長一短”,必須要從看病服務流程改進開始。
“我們在幾家大醫院做了調查暗訪,現在黃牛倒號的現象明顯減少,實名制掛號、掛號預約制明顯遏制了這些現象。除此之外,引導老百姓分層就醫,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效果也逐步顯現。”馬偉杭說。
據了解,杭州市今年按照區域衛生規劃的要求,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內的分工,探索社區首診、梯度就診、雙向轉診,使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區級醫院就近解決,市級醫院重點診治疑難雜癥,形成合理、有序的就醫模式。
杭州拱墅區米市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周開出“米市巷中醫館”,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吸引社區居民不出家門口就解決常見病。
杭州下城區長慶潮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年嘗試居民藥費“零自負”。即“醫保當中8%的自負比例,不再需要自己付錢,由政府埋單”。建立健康檔案的居民只要辦理一張“減免卡”,憑這張卡和醫生處方配指定的200多種藥物時,都不用再付錢了。(王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