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廣東省政府召開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副省長雷于藍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衛生廳廳長姚志彬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
會議強調,2010年是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之年。全省衛生系統要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核心,突出“五個重點”:
一是著力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是著力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繼續鞏固參合率,提高補償比例,擴大普通門診統籌補償和特殊病種門診補償范圍。
三是著力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建設。
四是著力加強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和重大疾病防控。認真落實艾滋病、結核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加強規劃免疫工作。
五是著力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
98%農民看病能報 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省衛生工作會議上獲悉,廣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恢復建立6年多來,基本覆蓋全體農村居民,解決了農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去年全省農村居民參合率達到97.5%,人均籌資達到110元以上。
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要求,今年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對經濟欠發達地區要達到每人每年120元以上,珠三角地區要達到200元以上,爭取實際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50%左右。“今年,將進一步推進普通門診統籌補償和特殊病種門診補償制度,實現新農合經辦機構與定點醫院直接結算,并逐步簡化到縣外就醫的結算手續。”姚志彬說。
給民營醫院規劃“松綁” 選1-2個市作為改革試點
廣東的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長期“長短腿”發展,公立醫療機構占了93%。如何大力引進社會資金辦醫,實現民營醫療機構占20%比例的目標?廣東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昨天在全省衛生工作會議上解放思想:“對民營醫療機構的規劃可以適當放寬,就像卡拉OK、面包店一樣,資金來自社會資源,辦不下去他們自己會停掉。”
在實際操作中,民營醫療機構受到的束縛不少,在一些地方,衛生行政以不符合當地醫療資源規劃等為由拒絕民營資金進入,廣東最近開發港澳資金辦民營醫療門診部,往往在公示期就受到周邊住民的反對。對此,姚志彬強調,廣東最近已出臺《關于加快廣東省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源投資辦醫,加快民營醫療機構發展。“要積極落實CEPA補充協議有關工作,開放港澳醫療服務提供者來粵申辦門診部”。
姚志彬透露,今年,廣東將穩妥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就在于保證公益性,焦點在于治理、運行機制和投入機制。”姚志彬說,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試點,深圳市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廣東今年將選擇1-2個市作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總結推廣經驗。
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姚志彬要求重點圍繞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某些環節和內容,如落實政府舉辦和監管責任,加強規劃管理,調整布局結構,完善投入政策,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服務水平,轉變以藥補醫機制,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加強崗位績效考核等展開探索。 (廖懷凌 符信 粵衛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