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9日在廣州表示,“醫改”對更好地發揮中醫藥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王國強9日在廣州舉行的“2009傳統醫藥國際科技大會暨博覽會”做了主旨報告。他說,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在理論上具有獨特的生理觀、病理觀、疾病防治觀,其本質特征是從整體、功能和運動變化的角度來把握生命的規律和疾病的演變。
據王國強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立足于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人均占有衛生資源比較少、衛生投入相對不足的國情,在大力發展西醫藥的同時,將中醫藥作為醫藥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發展中醫藥的政策措施。
當前,中國已基本建立起遍布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縣及縣以上中醫醫院有3000多所,中醫從業人員達50多萬人。中藥產業不斷壯大,中醫藥服務走向世界步伐加快,已遍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對中藥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2008年中國中藥出口已超過13億美元。
他還表示,中國中醫藥發展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一些傳統診療技術、方法瀕臨失傳,傳統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創新不足,野生藥用資源破壞嚴重等影響和制約了中醫藥的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政府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
今年初,中國政府全面啟動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對更好地發揮中醫藥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王國強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醫改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他提出以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開展中醫藥基礎理論、診療技術、療效評價等系統研究,推動中藥新藥和中醫診療儀器、設備的研制開發,加強重大疾病的聯合攻關和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發展現代中藥研究開發和生產制造技術,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中藥資源,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和國際合作平臺建設,使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記者楊霞、毛一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