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這會不會是環保史上的一個轉折?我們算不算見證了這個時刻?”無錫市市民陳相開玩笑說。他的日常生活已經被這次“水危機”改變了些許——在他家中,裝上了兩套凈水裝置,“一套是德國的,一套是美國的。”
影響將不僅僅局限于此。
自來水廠于江陰,取水長江的計劃正在實施中。“我們都盼著能夠喝上長江水呢。”
而錫東、貢湖供水水源地取水口為中心2公里半徑內的現有工廠和居民都要搬遷,以保證水源地的生態能夠得以修復。
更多規模以下化工生產企業將被關閉。按照無錫市的規劃,在2008年以前,將關閉727家;到2010年,所有的規模以下化工企業都將關閉。
太湖一級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場、村落和傳統種養業也都將撤除。取而代之會出現的將是沿湖200米左右的生態景觀帶。
……
這些即將到來的影響都寫在名為“6699”的治理太湖保護水源行動的計劃之中。而這一行動才剛剛開始。
5月28日無錫“水危機”之后政府采取的應急措施1、 自來水水質強化處理。在國家級專家指導下針對不同水質進行技術處理,以確保飲用水水質的達標和持續穩定。同時24小時監測水源地水質情況。
2、 打撈和阻擋藍藻。設置太湖藍藻攔截和阻隔設施;發動沿湖地區和單位對所處水域的藍藻進行打撈,打撈出的藍藻由專業隊伍組織回收、處理。
3、 調水引流。嚴格控制河道污水進入太湖。保持大流量“引江濟太”,保持100-240立方米/秒調水流量和合理的引流量。
4、 人工增雨。實施突擊性人工增雨,有效增加太湖水量。
5、 保證凈水供應。迅速外調純凈水,優先供應學校、醫院、福利院、國防等重點單位和扶優濟困對象;加強對純凈水銷售的價格監控、質量監測。
無錫是政府未來幾年內采取的長效措施(清源)
1、 貢湖水源地取水口優化和延伸,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 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生態修復。2007年7月底前開始實施清水漁業工程,完成清除定制漁具工程;2008年6月底完成生態植物種植工程;2008年底完成貢湖、錫東供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的現有工廠和居民的搬遷。
3、 水源預處理和自來水深度處理。
4、 第二水源地和應急水源地建設。建設錫澄水廠作為第二水源地,力爭一期工程2008年4月底建成投運;二期工程2009年4月前建成投運,實現長江飲用水供水。實現望虞河成為應急供水水源。
5、 河塘拓浚。6、 太湖清淤。
7、 落實治污措施。關閉規模以下化工生產企業;明確和嚴格入湖排污口封堵/截污和水質功能斷面達標。所有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禁止新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項目和限制氮磷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鏈 接
李源潮:藍藻爆發事件是一次災難的預警
2006年9月16日,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在視察常州淹城遺址公園時,囑咐要全力保護好淹城的生態環境和建筑形制,特別是要防止藍藻等有害藻類植物孳生,以免惡化河道水質。
2007年5月31日下午,李源潮專程到無錫實地了解情況,并召開現場辦公會,指出,要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齊心協力,全力以赴,確保無錫的飲水安全和清潔用水,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確保社會秩序特別是學校教學的穩定。
李源潮強調,第一,要以鐵腕治理“三廢”,太湖和周邊地區除小化工企業要堅決實施關停并轉外,還要實行更嚴格的區域環保制度,提高太湖周邊地區的環保標準,并通過立法來強制執行,要加快建設更多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堅決把農業污染特別是畜禽養殖污染減少到國家規定的范圍內。第二,要通過興建水利工程,建立經常的調水機制,讓太湖水流動起來。第三,要建立生態災害的預警機制。對藍藻的監測、應急處置和對群眾的宣傳告知,都要有一整套的辦法。
在6月7日江蘇省黨代表會議結束時的講話中,李源潮指出,這次太湖局部藍藻爆發事件,是大自然對人類損害環境的報復和懲罰,又一次給粗放發展方式敲響警鐘。無錫自來水受到太湖藍藻污染影響,造成了數百萬市民的用水困難,與其說是一次危機的爆發,倒不如說是一次災難的預警。
李源潮說,這個事件絕不只是無錫一個市的問題,也絕不只是無錫一個市能解決的問題,而且根據歷史的情況看,也不是一年、兩年靠幾次環保行動就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議而不決,行而不力,蘇南的全面小康成果將會被污染的負面效應傾覆,我們的各項工作就會被人民群眾投上否決票。
6月18日,李源潮視察太湖藍藻水華控制工作,南京地理與湖泊所專家應邀隨行,并向李源潮書記等領導提交了“近期太湖藍藻水華發展態勢分析與控制”和“國外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藍藻治理經驗”兩份報告,所長楊桂山代表該所就近期太湖藍藻水華發展態勢、今年太湖藍藻水華爆發的特點、湖泊富營養化長效治理與藍藻應急控制等問題向李源潮作了專題匯報。(記者 徐濤)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