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醫改方案出臺前夕,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醫療衛生綠皮書《中國醫療衛生發展報告》。綠皮書顧問、前衛生部副部長孫隆椿直言,政府財政對于公立醫院的投入亟待提高,這是斬斷醫藥不正當利益紐帶的利刃。
而收入綠皮書的北京市衛生局一份醫院全成本核算報告顯示,去年本市20家直屬醫院虧損數量由前一年的三分之一上升到55%。
現狀:20家市直屬醫院過半虧損
市衛生局的醫院成本核算報告稱,2007年北京市直屬醫院在不含財政補助的情況下有85%的醫院都虧損,含財政補助的情況下虧損率仍為55%,而這兩項統計數字在前一年分別為66.7%和33.3%。
孫隆椿直言,政府用于衛生的財政支出由30年前的36%萎縮至18%,財政補助的縮水使醫院不得不從藥品和檢查項目上取得平衡。綠皮書編導之一劉國祥指出,現行的醫療收費制度中服務性收費總體上低于成本收費,醫院技術人才密集型特點又造成醫院支出較大,“醫院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很容易通過誘導需求來增加收入,從而加重病人負擔。”
2006年,市衛生局對部分醫療項目成本核算結果印證了這一觀點,大型醫療器械檢查項目大多數為醫院帶來了利潤收益,比如多系統的B超血管檢查、螺旋CT和核磁共振等項目,價格都是成本的5至10倍;而幾乎所有的麻醉、掛號診療費和住院床位護理費均是“賠錢生意”,特級護理費價格僅是成本的5.5%。
建議:統一藥名讓患者院外拿藥
綠皮書認為,醫藥分離(家)是當前醫改的必經之路,具體方案有藥房托管、按病種預付費等多種措施。
由于醫院普遍采用電子處方、藥品特殊代碼等措施使病人看不懂處方,加之社會上執業藥師稀缺,即使社會零售藥店價格更便宜,仍有85%的藥品是通過醫院出售。對于這一“天然屏障”,專家建議強制實行藥品通用名處方,實現處方自由外配,提高患者選購藥品的自由度,使醫療機構變相附加于醫生處方的藥品銷售功能有所削弱。不過,專家也承認,考慮到患者對于參差不齊的社會藥房的疑慮以及“就醫取藥”的傳統習慣,該方案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待檢驗。(晨報記者 姜葳)
[國際瞭望] 外媒:4萬億投資震撼力堪比奧運
[國是議院] "并肩作戰"的朱镕基和溫家寶(圖)
[國是議院] 一起來預測周正龍案二審結果
[情感傾訴] 3次出軌 女友用懷孕逼我原諒
[國際瞭望] 視頻:布什晤奧巴馬握手后涂消毒液
[娛樂旮旯] 宋祖德:謝賢女友懷了謝霆鋒的孩子
[臺海日月] 請預測陳水扁監獄生活如何收場
[體育天空] 英稱后悔申辦奧運 欲轉讓閉幕式
[娛樂旮旯] 李宇春和芙蓉同時掉河里了?(多圖)
[管中窺史] 毛主席一天要花多少錢?
[網上談兵] 他砍過13個日本鬼子!敬個禮再走!
![]() |
![]() |
![]() |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