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副省長雷于藍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衛生廳廳長姚志彬作工作報告。
雷于藍強調,今年是推進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關鍵之年。一是抓住發展民營醫療機構這個重點,著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二是抓住健全衛生應急機制這個重點,著力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三是抓住農村和社區衛生這個重點,著力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四是抓住“三名兩進”工程這個重點,著力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
廣東省已選擇深圳、韶關、湛江三市先行試點取消藥價15%加成政策,推進醫藥收入分開改革,通過增設藥事服務費、調整部分技術服務收費標準和增加政府投入,彌補收入的減少和虧損。
會議指出,去年,廣東臨床用血首次實現100%來自無償獻血。據專家預測,由于疾控工作成效顯著,12年來,廣東減少了1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試點港澳人士投資門診部
探索粵港澳醫院相互轉診
今年是新醫改“元年”。姚志彬表示,廣東將積極爭取國家改革試點,并力爭在關鍵領域取得明顯突破。珠三角地區將結合《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新醫改,有望整體作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驗區。
姚志彬表示,廣東確立新時期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思路,將根據國家“醫改”精神和本省實際,以加大投入為保證,以實現均等化為方向,以“健康廣東2020”戰略為路徑,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同時,引導珠三角地區主動承擔先富幫后富的歷史責任,用5~10年時間基本實現城鄉、區域、人群衛生服務均等化。
會議指出,未來將開展港澳人士投資的門診部試點,并研究落實內地與港澳地區醫護人員資格互認,探索粵港澳醫療機構相互轉診。
權威發布
患者看門診人均花119.8元
去年人均住院費增488元 藥費所占比例上升
廣東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昨天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平均每診療人次醫療費為119.8元,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6290.9元,其中藥費所占比例分別為48.2%和36.6%。
與2007年相比,全省平均每診療人次醫療費增長8.2元,住院費增長488元,藥費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廣東縣級以上衛生部門綜合醫院門診病人人均醫療費比全國略低。
據估算,去年全省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為4.9億,其中醫院就診人數2.5億,衛生院0.8億,村衛生室0.7億。全省住院總人數為740萬人,其中醫院560萬人,衛生院170萬人。與2007年相比,醫療機構診療總量增長0.2億人次,住院人數增長50萬人。
2008年全省醫院病床使用率84.4%,平均住院日9.5日。與2007年相比,全省病床使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平均住院日縮短0.1個工作日。
平均每個醫生日均擔負診療10.6次,與2007年相比,醫生日均擔負診療量增加0.3次,日均擔負住院床日增加0.1日。比較發現,省部屬、市級醫院醫生擔負住院任務最重,縣級市(區)級醫院醫生擔負門診任務較高,縣級醫院醫生的工作量則處于較低水平。
疾病防控
廣東麻疹發病率逐年攀升
發病率百萬分之一百六十一
近幾年來,麻疹在廣東出現死灰復燃現象。姚志彬昨天表示,從2004年至2007年,全省麻疹的發病數呈現逐年攀升態勢,2007年就診人數排在全國第一,2008年就診人數15215人,在全國列第二。
姚志彬特意拿出會議資料,向全場通報麻疹報告人數排在前六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2388人、深圳2260人、東莞1807人、中山1129人、湛江1038人、茂名944人。
我國政府承諾,到2012年將麻疹發病率降到百萬分之一,而廣東目前的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百六十一,“從161要降到1,有多大的工作要做?”他指出,全省麻疹強化免疫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什么麻疹這幾年會死灰復燃?”姚志彬反問。
據分析,這與疫苗供應體制改變等因素有關。他說,自己原以為是經費問題導致反彈,但看到廣深兩地也“名列前茅”,“看來應該是工作問題。”他敦促各地做好麻疹強化免疫,如有必要,“各市衛生局長要簽責任書。”
會議強調,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今年上半年完成強化免疫,以縣為單位省級接種評估率要高于95%,各市麻疹發病數較去年下降50%以上。
新聞看點
過去
去年廣東臨床用血首次實現100%來自無償獻血
12年來,廣東減少了1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2008年麻疹就診人數15215人,在全國列第二
未來
用5~10年時間基本實現城鄉、區域、人群衛生服務均等化
深圳、韶關、湛江三市先行試點取消藥價15%加成,推進醫藥收入分開改革
將開展港澳人士投資的門診部試點,研究落實兩岸三地醫護人員資格互認,探索粵港澳醫療機構相互轉診
乙肝疫苗免費接種由6歲擴大至15歲
新農村合作醫療醫藥總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40%以上,住院補償封頂線從3萬元提高到5萬元
四大利好
公立醫療機構改革
嚴控VIP病房等特需醫療
廣東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面,將“先行先試”,力爭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今年將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將探索公共衛生機構參照公務員管理或納入全額預算管理,保證公益性。
近年來,部分公立醫院出現了豪華化、“巨無霸”式的建設傾向。一些大醫院以VIP病房、高檔特需服務為優質服務的賣點,被衛生部部長陳竺斥為“在一個病區里面搞VIP病房,說得不好聽,就是在惡化醫患關系。”
會議要求,廣東將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標準和規模,嚴格控制特需醫療服務比例。據省衛生廳新聞發言人余德文介紹,“特需醫療服務”是相對于基本醫療服務而言,指“針對少數消費人群、非必需的VIP病房等高檔醫療服務以及高端檢查項目。”
廣東還將探索放開醫師單點執業注冊限制。大醫院醫生今后受邀到其他醫院進行會診時手續有望簡化。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逐步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姚志彬表示,今年要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城鄉居民。從今年開始,廣東將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生長發育檢查,為孕產婦提供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社區干預措施,將乙肝疫苗免費接種由6歲擴大至15歲等。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農民市內住院將可即時補償
去年,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5.4%,人均籌資標準為100元以上,其中財政補助每人90元以上,財政補助總額為43.7億元(含0.3億元救助金),實現縣內住院即時補償。全省新農合總補償金額達到41.3億元,次均補償1828元,實際補償比例為37%,有效緩解了農民看病負擔。
全省將全面推行門診統籌制度,農民在市內醫院住院可實現即時補償。參合人員在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縣外醫院住院費用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70%、60%、40%以上。醫藥總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40%以上,住院補償封頂線從3萬元提高到5萬元。
廣東還爭取在3至5年內實現鄉鎮衛生院有2至3名以上本科畢業生。
加快民營醫院發展
2015年門診量要占25%以上
目前,廣東共有民營醫院214家,床位總數占全省醫院總床位數的8.8%,診療人數占總量的6.0%。
姚志彬透露,廣東加快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的意見即將出臺,在準入和審批、經營性質選擇、金融和稅收、設備配置、人才引進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各地將把發展民營醫療機構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爭取到2015年,使民營醫院實際床位、門診服務量分別占全省20%和25%以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