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鬧”一直是東莞市衛生系統的頑疾。日前,副市長吳道聞在全市創建“平安醫院”工作會議上說,目前存在有部分涉黑勢力利用醫療事故威脅勒索醫院的現象。
吳道聞強調:“對于帶有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的醫鬧,公安、司法部門必須堅決打擊,嚴肅處理,避免醫患矛盾糾紛引發的治安事件和群體事件。”
2004年,東莞由于醫療糾紛導致“醫鬧”事件只有兩宗。2005年以來,“醫鬧”事件每年都維持在40宗左右。進入2009年,僅3月的“醫鬧”事件就達10余起。這類群眾性的“醫鬧”事件,讓衛生部門四處“救火”的同時,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6月12日召開的全市創建“平安醫院”會議下發了《東莞市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實施方案》。市衛生局,以及市綜治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9個部門,共同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
吳道聞副市長在會上說,創建“平安醫院”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處理好醫患糾紛。他說:“目前,出現醫患糾紛要么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要么走法律途徑,這兩種做法都有各自的弊端。因此,我們探索成立一個讓醫患雙方都信任的第三方調解組織,來化解醫患矛盾。”
這個“醫患雙方都信任的第三方調解組織”,指的就是擬建立的醫療糾紛調處中心。
吳道聞說,對這個調處中心,市人大以及有關部門已經過詳細調研,可行性報告將于近日提交市政府。該中心設在人民調解的大框架下,由市政府牽頭,司法部門為主,衛生等部門協作,向醫患雙方免費提供調解、處理等服務。
業內專家表示,其實有八成的醫療糾紛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事態升級,往往是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出了問題。市衛生局負責人說:“一方面由于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時態度生硬、開大處方和過度檢查,導致醫療矛盾升級;另一方面是患者對醫院期望值過高,加上正常途徑維權成本過高,因此直接采取暴力手段維權。”
目前寮步、清溪、塘廈已有三家醫院在院內設立了警務室,可以隨時幫助協調解決院內糾紛以及治安問題。
在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焦點大多是賠償問題。國內不少地方的醫院都購買了醫療責任險。然而,這種“醫院出現醫療糾紛后,由保險公司買單,對醫患雙方都有利”的方式,在東莞卻一直難以開展。
以前,東莞有5家公立醫院買過該類醫療責任險,但不久后全部停保,目前無一家公立醫院購買此類保險。
對此,吳道聞表示,要積極探索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并打算今年下半年在二甲以上醫療機構試點推行,然后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適時在全市醫療機構中推廣,建立解決醫患糾紛的新途徑和新模式。 (記者/朱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