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到社區醫院看病,一次門診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來自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經驗交流會上的消息,《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崗位績效考核手冊》制定完成,將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廣。
看病“三長一短”,即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問診時間短,在很多大醫院普遍存在。由于就診量太大,大醫院問診時間短的現象一時還難以緩解,但今后到社區醫院看病,患者可以將病情細細道來。手冊對社區醫生一次標準的門診服務做出規定,包括:詢問病史、體格檢查、開具檢查單、規范的診療記錄、健康指導,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近期,國務院決定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北京對社區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將從服務數量、服務質量、綜合滿意度三方面開展。慢性病管理人次、簽訂健康管理合同居民人數等,都將成為考核社區醫生的具體指標。
在月考核表中,全科醫生包括23項服務數量指標和7項服務質量指標。綜合滿意度一項主要考核社區醫療、護理、保健人員,每季度隨機選取不少于30名患者填寫滿意度問卷。
月考核為百分制,年考核為積分制。90分以上為優秀、75分至89分為合格、60分至74分為基本合格,59分以下為不合格。考核結果作為受聘人聘用、評優、獎勵的主要依據。目前,市衛生局將選取3個區縣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試點,完善后逐步推廣到全市。(記者杜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