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十月十七日電 (記者 陳靜)目前中國兒童哮喘發病率持續快速上升,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記者今日獲悉,中國專家已初步建立了漢族兒童哮喘易感基因預測模型,并在進一步深入對基因功能的研究,以期發現易感基因,采取早期干預,降低兒童哮喘患病率。
首屆上海新華兒童呼吸國際論壇今天開幕,逾四百來自美國、日本以及中國各省市知名兒童呼吸領域專家齊聚申城。他們將在四天的時間里圍繞目前兒童呼吸領域研究新進展和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昂粑栏腥拘约膊〔∫蚣澳退巻栴}”、“甲型H1N1流感流行趨勢及預防控制措施”和“兒童哮喘基因研究”等成為此間專家討論最熱烈的話題。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呼吸專家鮑一笑教授指出,基因研究是降低哮喘發病率的最關鍵因素。這位因哮喘基因專項研究而連續兩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組織的專家說,目前正加強對基因功能研究,尋找基因結構改變與哮喘發病及發病嚴重程度的關系,從而通過檢測,早期發現易感基因,對哮喘高危兒進行篩選,降低哮喘患病率。
據介紹,目前,新華醫院已初步建立了漢族兒童哮喘易感基因預測模型。他說,目前,上述研究已經成為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進入進一步完善階段。
雖然已有公論哮喘是一種復雜的多因子、多基因遺傳病,但是與會專家仍然指出,作為可變因素的環境變化亦不可忽視。如今城市人室內活動增加,而鋪地毯、養寵物、種花草等都將導致過敏物質濃度增加。此外,隨著食物種類增加,兒童產生過敏的機會亦大大增加。對原本具有易感基因的兒童而言,上述環境極易引發哮喘。鮑一笑指出,環境因素的改變已漸成為引發兒童哮喘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論壇首日,國內外專家們一致認為,濫用抗生素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變得越來越嚴重,如不加控制,最終將導致“超級細菌”的產生。一線醫學專家告訴記者,現在的患感冒的門診病人中,約九成由病毒引發,但是其中九成患者在濫用抗生素,以求心里安慰。他說,這不僅對疾病無補,還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最終使得抗生素失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