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地處湖南省長沙市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以下簡稱“湘雅二醫院”)因為蘆筍片事件,成為輿論的焦點。
5月16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一種由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大華西藥業”)獨家生產、規格為 0.36g×60片、出廠價為15.5元的藥品“蘆筍片”,經過醫藥公司、醫藥代表、醫生等環節后,最終被以213元的價格賣給了患者。去除成本后,利潤高達近13倍。
據了解,在即將開展的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指導價中,湖南省物價局將蘆筍片定價為136元,是其出廠價的8.8倍。
而今,包括該醫院醫生在內的當地很多人士,都盼望這個事件能成為打擊藥價虛高和暴利的突破口。
從醫藥配送公司到醫院漲價140元以上
在電視中控訴這一藥價暴利的是自稱住在湖南長沙的韓女士。她因為患了卵巢癌,在湘雅二醫院做了化療后,醫生建議她服用一種癌癥輔助治療藥——蘆筍片。后來,她發現這種醫院每瓶售價213元的藥品,其實只需30元就能買到。
據調查,湘雅二醫院從2005年開始使用川大華西藥業生產的蘆筍片,先后有0.36g×60和0.36g×36兩個品種規格。今年 2月央視前來調查后停止使用,共購入約70件(160瓶/件)。醫院按照《湖南省醫藥價格公報》的規定,在湖南省振湘醫藥集中采購網以185.22元/瓶的價格從湖南唯楚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楚醫藥公司”)采購該藥品,并加價15%以213元/瓶的價格賣給了患者。
湘雅二醫院新聞發言人、醫務部主任陳晉東教授稱,醫院并沒有違反物價部門“藥品順加價不超過15%”的政策。該省另有兩家醫院分別購進該藥3286瓶和140瓶,進價和銷售價均與湘雅二醫院相同。
至此,每瓶蘆筍片價格“滾雪球”的軌跡漸漸清晰:最先以15.5元購入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蘆筍片的是湖南某醫藥公司,其銷售給唯楚醫藥公司的價格約在30元~40元,比照進貨價,毛利高達1倍。唯楚醫藥公司轉手將其以185.22元的價格掛在采購網上,醫院采購后順加15%,以物價部門限定的最高銷售價213元的價格銷售給患者。最大的利潤產生在醫藥配送公司到醫院這一環節,藥品“升值”140~150元。
事件曝光后,湖南省衛生廳迅速下發了關于立即停止使用蘆筍片的緊急通知,并對采購使用蘆筍片的情況以及醫務人員是否存在收受藥品回扣問題進行調查和處理;同時取消了川大華西藥業所產蘆筍片在湖南省藥品采購的投標資格。
媒體曝光此事的第二天下午,湖南省物價局召開了一場關于“蘆筍片藥品價格情況通報”的媒體見面會,就“213元”高價蘆筍片的來歷等情況作了說明。
湖南省物價局副巡視員郭志球介紹,作為臨床用于癌癥的輔助治療藥物蘆筍片,該藥品只供醫院銷售。此藥在2004年進入湖南省醫保目錄,2006年11月30日,湖南省物價局下發文件將規格為0.36g×60片的蘆筍片最高零售價格定為160元/盒。2007年湖南省18家省級醫療機構藥品按不超過此最高零售價格進行招標,該企業以“價格太低”為由未參與投標。考慮到藥品臨床療效,2007年7月20日,湖南省物價局根據四川省物價局川價藥公示的218元/盒的價格,將該規格的蘆筍片最高零售價調整為213元。
郭在會上指出,213元的價格,只是藥品在湖南銷售的最高限價,如需進入國家公立醫院銷售還必需經過招投標程序,因此該品種規格的藥品以185.22元/盒的價格出現在招標平臺上屬于違規。而湘雅二醫院是看到招標平臺的掛網采購后才進行的采購,在這點上醫院并未違規。
郭還表示,在蘆筍片的價格核定問題上,物價部門工作人員確實存在把關不嚴、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夠細致的問題,定價時沒有了解到 15.5元/盒的出廠價和30元~40元/盒的醫藥公司購進價等重要信息,導致制發的136元/盒的投標報價指導價偏高。“對此,將積極改正。”
振湘公司:我們一不管競標價格,二不管企業的分紅,三不認識企業,如何玩名堂
問題焦點由此轉移到了招標采購平臺——湖南振湘醫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稱“振湘公司”)及其所有的湖南省振湘醫藥集中采購網上。
對于湖南省物價局指控的將蘆筍片違規掛網銷售一說,該公司董事長廖堅表示異議,并暗指此舉是物價部門有意轉移視線。“說我們搞鬼,我們一不管競標價格,二不管上下游企業的分紅,三不認識企業,如何玩名堂?”
振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殷智剛解釋說,川大華西藥業的蘆筍片未納入2007年度的省部直屬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目錄,不屬于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品種范圍,之所以掛網銷售,是因為該公司參照了衛生部等6部委《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若干規定》中的相關規定:“具備網上交易和監管條件的地區,應將醫療機構廣泛應用、采購量大、價格高的藥品全部納入招標采購目錄,實行公開招標和集中議價采購,對其他藥品實行網上競價采購”。而競價品種掛網的條件是:企業和產品具備合法的資質和手續;經物價部門核定最高零售價;與中標品種不相沖突。
殷智剛的說法得到了湖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士的認可和支持。
廖堅說,川大華西藥業明顯知道可以網上競價采購這個政策,并且清楚沒有其他同類產品中標,因此即使不來湖南參加2007年度的藥品招標,也有把握能在湖南銷售蘆筍片。媒體和政府部門應關注的焦點在流通環節——為何掛網銷售的蘆筍片的價格統一都為185.22元?
他就此解釋說,政府之所以搞競價,因為一種藥品可能會有幾個經銷商,出價不同,可以讓醫院有選擇,即通過競爭達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現在幾個藥品配送公司提供的都是一個價格,誰能得到訂單,就要看與醫院的關系如何了。另外一個問題是,該藥品的總代理商為何不能將藥品低價直送醫院?要知道,從15.5元的進價到185元銷售給醫院的價格,原本可以賺得更多。其中的關鍵是,他們(總代理商)和醫院人士的關系不鐵!每瓶高達140元以上的利潤需要經過醫藥配送公司來消化。
廖堅說,如果沒有網上保存的交易記錄,醫院買藥的品種和數量就可能成謎。而他們這個電子交易平臺,藥監、衛生、物價等部門都有賬戶和密碼,隨時可以監控。以高價蘆筍片為例,紀委、工商等部門在事件曝光后都上網搜查,掌握了各家醫院的進貨數量、品種規格、時間,再到醫院核對醫生開單情況,問題就清楚了。而這可能是一些醫院反對購藥須經網上采購的原因。
![]()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