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找一份工作有這么難”
欣愉在英國一所大學的新聞系本科畢業后,花了三個月時間才在英國的一個母嬰雜志社找到無薪實習機會(Work Placement)。
在新加坡有過三年工作經驗的欣愉沒有想到在英國找工作要付出這樣巨大的努力,甚至一個小雜志社的無薪實習都是她打電話“懇求”來的。
畢業后她原本打算住在謝菲爾德,但是不放過英國任何一個地方的工作機會。“后來發現這樣不行,大多數媒體工作都在倫敦,而我的聯系地址寫的是謝菲爾德,對方很容易就把我忽略。”但是倫敦高昂的房租又讓她非常猶豫,“自己沒有收入,還要這樣大筆地支出,沒辦法應付。”
實習時借宿朋友家,后來朋友找到工作搬走了,她又輾轉尋求教會幫助,繼續借宿,雖然離市區遠,但是因為只要付水電費,她還是非常開心。
“在新加坡找個工作好像很容易,都是朋友或同事介紹。在這里要不停嘗試,而且是非常辛苦地去‘要’機會。經濟不好,和我一起畢業的英國同學找工作也不容易,但是他們找短期工作或實習就比我容易。”
不久前,欣愉剛結束了在美國有線新聞網倫敦辦公室的實習,“面試時我沒有想到自己會成功,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雖然對方也沒有支付實習報酬,但是欣愉還是很享受新聞中心忙碌的感覺。“有這個經歷,也為之后找工作鋪路吧。”
現在欣愉一邊在O2做兼職銷售,一邊又開始了找工作的努力。“心態會比開始時候穩定。現在想法很簡單,做兼職,找工作。找到,能留在英國更長時間我就留下,找不到,我就待到PSW簽證到期為止。”
“政府花大力氣為英國畢業生創造各種過渡的實習機會、培訓,而外國學生只能‘自生自滅’,在英國,我除了付出成倍的努力,沒有其他辦法。”
“在這里永遠沒有歸屬感”
相比其他還在四處敲門的畢業生,彬似乎可以稍稍松一口氣。建筑博士畢業的他在一所大學任教,合同是一年期的全職工作,研究、撰稿是他現在工作生活的全部。
言談之中,彬的語氣并不輕松。因為手上的這份工作,也只是“暫時”。“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下一站會去哪里。” 剛接起記者來電,他說習慣性的猜想是用人單位打來的,在做全職工作的同時,彬依然無法松懈找工作的大計。
32歲的彬2003年來英留學,取得建筑碩士學位后又繼續攻讀博士,一晃到畢業在英國已經七個年頭。“在這里這么久,還是沒有歸屬感,而且職場上對外國職員的歧視很普遍。”他說在社交場合,建筑業內人士經常態度傲慢,“只和英國人談,不愿和中國人談。同屬一個公司,英國職員的晉升就比外國人快,也來得容易。”
本科畢業后在上海工作,彬之后選擇放棄工作出國學習。碩士畢業的時候,英國政府的政策是要在半年內找到工作才給予延簽,于是彬選擇了繼續讀博。博士畢業又遭遇經濟危機,政府換屆,“很郁悶,”他說。
“不想一畢業,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歷,只帶著個文憑回國。到現在投了大概五六十份簡歷,我主要還是把目標放在學術領域。搞建筑設計我已經畫不過本科生了,現在沒法熬夜。”彬邊說邊笑。
“就算在這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最終也還是要回國發展,父母年齡也大了,他們不會英文,我不可能讓他們移民過來陪我,所以只有我回去。只是說回國之前還是想在這里做出點東西來。”彬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