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經濟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兩會前瞻:“三農”老話題 今年猶為重

2003年02月26日 06:30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五日電題:“三農”老話題今年猶為重

  中新社記者李鵬

  年年開“兩會”,代表委員齊聚京城,共商國是,有什么話題每年都被重點關注?答曰:“三農”——農業、農村、農民。

  中國乃農業大國,“農”字飯吃了幾千年,到今天十多億人中還有三分之二在農村,“三農”之重自不待言。高層人士因此稱,“三農”問題處理的好壞,關乎中國發展的成與敗。“三農”老話題,但今年“兩會”再議“三農”,與往年大不同。

  以往論“三農”,多是就“農”說“農”:做強農業就要做強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走農業的產業化之路。

  或曰:發展農村就要發展服務農村、市場農村、科技農村,走農村的城鎮化之路

  或曰:富裕農民就要培訓農民、解放農民、減少農民,讓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

  今年“兩會”議“三農”,再顯“三農”之重。

  中共十六大確定了新的戰略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眾所周知,大多數中國農民的生活水平遠遠低于城市居民,而且農村還有三千萬貧困人口,并有六千萬人徘徊在溫飽線上。因此,如何實現全面小康這一目標?其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業,焦點在農民。

  中共上月剛剛召開了一年一度的農村工作會,多位新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出席會議,意義非比尋常。此次會議提出,要“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兩會”議“三農”,更顯“三農”之新。

  歷史證明:農業興,國家興;農村強,國家強;農民富,則國家富。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兩次解放,都曾使中國的改革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三農”是難題,也是潛力。下一步,在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下,中國能否第三次解放農民,進而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為中國的下一步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中共十六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已就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新思路: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城鄉如何統籌?“三農”難題如何求得新突破?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無疑將是具體改革措施的設計者、倡導者和實踐者。


 
編輯:呂振亞
相關專題:2003全國“兩會”前奏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