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7日電 禽流感已在亞洲多個國家蔓延,并已出現多名人員死亡情況。泰國衛生專家表示,在亞洲地區,“禽流感有可能成為比非典肺炎更大的共通威脅”。這種威脅將對亞洲相關各國的經濟復蘇產生巨大影響。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在越南因高病原性禽流感死亡的人數已升至6人,而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雞肉生產及出口大國——泰國也在26日衛生部官員確認感染該病的男孩兒(6歲)當日已經死亡。針對以上情況,對剛剛克服1997年金融危機,并即將重新走上經濟高速發展軌道的東盟(ASEAN)各國來說,此次事件的沖擊是巨大的。
由日本等國實行的停止進口泰國雞肉的措施正在亞洲各國急劇增加,而在東盟內部也出現了加盟國在安全對策上互不信任的情況,這可能給雞肉以外的肉食品流通帶來障礙,并對觀光業產生巨大影響。
本月28日,相關10國和地區將連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代表,在曼谷舉行緊急部長級會議。但由于此次禽流感屬于“尚無先例的同時間擴大感染”(WHO),人們普遍對此次會議能否盡早得出有效對策表示懷疑。
為防止感染力極強的禽流感感染繼續擴大,消息的早期公開和傳達必不可少。但與越南不同,泰國的“拖延對策”(非政府組織人士)不免有隱瞞事實的嫌疑,泰國在野黨中已經出現了要求追究他信政權責任的聲音。
再看越南,去年非典(SARS)流行時期積極進行公開信息,接受國際組織的援助,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消除感染的國家。再到如今的禽流感,盡管死亡人數在不斷增加,但為了防止感染繼續擴大,他們還是向國民和國際社會不斷發出“警報”。
反觀泰國,從去年開始在泰國中部發生雞群大量死亡的事件后,消費者團體為此擔心禽流感的流行,而泰國政府卻對此再三否定,堅持認為死因為“家禽霍亂和呼吸系統的疾病”。
本次禽流感來勢兇猛,覆蓋面廣;病毒又有了變異的趨勢,給防治帶來了困難。相關各國應采取公開疫情、積極應對的態度,而不應諱疾忌醫、孤軍作戰;各國應盡快遏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地減少本次禽流感對各國經濟發展的惡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