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三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柳俊武)生態工業園建設,在世界范圍尚處于嘗試階段,中國也只有個別城市和產業剛剛起步試行生態化和循環經濟運作,而天津開發區即以“循環經濟”為理念,將整個工業系統作為一個“閉路環繞”的共生網絡,開始編織區域“廢物零排放”的生態工業夢想。
三鏈共舞 營造生態工業保障體系
天津開發區生態工業園項目建設總工程師衛紅梅博士說,所謂生態工業,就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建立一種共生網絡,以一個企業的廢料作為另一個企業的原料。
目前,天津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一個“汽車工業產品代謝網絡”的雛形。豐田汽車項目中,已有兩家企業將汽車生產中的廢鋼及其它邊角廢料回收,通過熔煉等加工過程制成鋼錠,再提供給豐田模具工廠作為其生產模具的原料。二00三年以來,天津開發區共引進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企業近四十家。汽車產業鏈在開發區的共生網絡正在不斷完善與成熟。
跨行業物質代謝鏈正在構建和完善之中。針對食品飲料業能源消耗量大且穩定的特點,天津開發區率先開展企業內部和行業間的蒸汽梯級利用;進行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共生合作,構建廢水代謝鏈條。在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方面,天津開發區最終將建立全國的海水淡化與產業示范基地。
與此同時,天津開發區還將致力于雨水的收集和再生利用;致力于垃圾分揀和再生,使危險廢物實現資源化;以及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剩余生活垃圾焚燒發電。
多管齊下 共促生態工業領跑中國
目前,歐盟對中國的環境援助項目EMCP,正在天津開發區試點,生態工業已進入實施階段。一是組織推動清潔生產活動,傳播污染預防的最新技術,扶持企業建立環境管理系統;二是建立廢物交換和再生中心,收集和發布相關信息;三是開發環境企業孵化器,培育和扶持擔任園區清道夫角色的企業發展;四是運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園區廢物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創建綠色建筑模式,引導綠色消費和扶持生態文化,推進生態社區的建設;五是制定園區廢物管理及循環利用、水資源管理及循環利用的相關政策。六是對入園企業進行綠色招商評價,高起點、高標準和高層次地引進綠色企業;七是建立生態信息公告制度等。
天津開發區的生態工業,不再只是一個概念,它已經成為中國生態工業建設的一個實際領跑者。
政策驅動 打造首個生態工業園區
要真正實現工業園區的生態化,必須有生態工業園區的特定技術作為支持,此外還需要高額的再生產費用。目前,生態工業園建設的“瓶頸”主要還是技術障礙及經濟障礙。為此,天津開發區在研究發展生態工業園區特定技術的同時,對利用再生資源進行生產的企業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降低其生產成本,促進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
天津開發區生態工業園規劃藍圖顯示,二00五年,初步建成生態工業園的運行機制和框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削減污染物的排放,使區域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二0一0年,生態工業園的運行機制和框架進一步完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和食品飲料等主導產業形成良性發展,生態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十至十五年左右的建設,天津開發區將成為一個以工業共生、物質循環為特征的新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