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2004年04月20日 星期二
站內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 時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圖片庫 |專 稿 | 出 版 | 供 稿 | 產經資訊 | 廣告服務 | 視 頻 | 心路網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揭密:“試驗衛星一號”采用了哪些前沿技術?

2004年04月20日 16:43

  昨天10時07分36秒,“試驗衛星一號”科學實驗小衛星第一圈準時通過哈爾濱上空,下傳的遙測數據表明運行一切正常。這顆由哈工大牽頭、歷時5年研制成功的我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小衛星,在發射過程中歷經怎樣的“天地脈動”,在發射的背后歷經了哪些艱辛,進入空間軌道后如何造福人類?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哈工大小衛星地面站的有關專家,對“試驗衛星一號”小衛星發射進行全景揭秘。

  揭秘一

  “試驗衛星一號”發射前有什么準備

  3月20日,“試驗衛星一號”及地面測試設備、工裝等搭乘運載火箭專列從北京出發,于3月24日晚抵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5日開始,小衛星試驗隊按照衛星發射場區技術流程展開了緊張的全面測試工作,實現了零故障和零缺陷。

  4月7日,哈工大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試驗衛星一號”專場評審會,專家同意其轉入發射場區。8日,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試驗隊完成了衛星在技術場區最后一項重要工作———整流罩合罩。

  9日上午,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專用運輸車載著“試驗衛星一號”、衛星支架等緩緩駛向發射場區。隨后,組合體被徐徐吊起,穩穩地與矗立在三號發射塔中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對接。

  據悉,用于這次衛星發射的是被譽為中國航天“金牌火箭”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6次飛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連續第34次獲得成功。

  揭秘二

  發射時間為何選在“23時59分”

  “試驗衛星一號”于4月18日23時59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被“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選擇這一時間段發射,是確保“小衛星”發射時在一些特定地區是白天,選擇好的時空天窗,便于測繪數據的清晰接收。

  揭秘三

  “試驗衛星一號”發射現場怎樣

  “……五、四、三、二、一,點火!起飛!”18日23時59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地動山搖的一聲巨響響徹夜空,一條火光四射的巨龍沖天而起,“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火焰,映紅夜空。火箭攜帶“試驗衛星一號”和“納星一號”在空中轉了一個彎兒,然后向北方越飛越高、漸入浩瀚太空。

  此時,距發射場6公里的發射指揮控制大廳也是燈火輝煌。大廳前面的大屏幕上,實時傳送著經過計算機處理的火箭遙測參數、衛星運行狀態等各種數據;航天專家、指揮員、工作人員各就各位。

  一級轉彎、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試驗衛星一號”與火箭分離……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測控數據表明衛星已順利入軌時,人們還疑似夢中,因為一切那么完美……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李尚福宣布,此次發射圓滿成功!

  揭秘四

  發射時,哈工大地面站“戰備”如何

  18日23時59分,火箭按預定計劃準時點火升空飛行10多分鐘后,釋放“試驗衛星一號”。此時,位于哈工大新技術樓的衛星地面測控站的11名工作人員凝神屏息。19日0時10分,測試監控儀捕捉到星箭剝離前的“小衛星”微弱信號。19日凌晨1時許,哈工大測控儀屏幕上綠燈一閃,這是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軌道姿態第一手數據。數據表明,“試驗衛星一號”已準確進入了預定軌道。盡管綠燈閃過,只有短暫的1秒鐘,地面站的所有科研人員仿佛吃下“定心丸”———一箭雙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了!

  揭秘五

  小衛星采用了哪些前沿技術

  我國首顆由高校自主研制的“試驗衛星一號”科學實驗小衛星,歷時5年研制成功,傾注了哈工大眾多科研人員的智慧與心血。這顆衛星采用了一體化設計思想,應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飛輪控制的姿態捕獲、衛星大角度姿態機動控制、微小衛星高精度高穩定度姿態控制、衛星自主運行管理等多項微小衛星的前沿技術,探索了我國微小衛星技術發展的新途徑。

  揭秘六

  哈市何時接到小衛星傳下的數據

  昨天10時07分36秒,“試驗衛星一號”在正式進入軌道后第一圈通過哈工大的上空,哈工大地面站接收到由小衛星下傳的第一批遙測數據,這也是當天中國境內第一次接收到的小衛星遙測數據。12分鐘的下傳數據傳遞著令人興奮的訊息———小衛星的運行一切正常。

  11時43分,哈工大小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小衛星飛行第二圈下傳的遙測數據。據哈工大通信技術研究所郭慶教授講,小衛星每天繞地飛行14圈左右,哈工大能接到4圈的遙感數據。

  揭秘七

  “試驗衛星一號”壽命多長

  “試驗衛星一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小衛星,重204公斤,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和西安測繪研究所共同研制,主要用于國土資源攝影測量、地理環境監測和測圖科學試驗。

  “試驗衛星一號”經在軌測試后,將交由中國科學院衛星遙感地面站使用。這顆小衛星的設計使用壽命是兩年。

  揭秘八

  小衛星發射對哈工大有何意義

  哈工大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務于中國航天事業。“試驗衛星一號”的研制和成功發射表明,我國航天衛星技術達到新的高度,將提高哈工大以及哈爾濱在全國的知名度。

  高校參與衛星研制,也為學校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創新和科技創新、培養高質量的航天科技人才提供了新的平臺,對我國微小衛星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我國衛星的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揭秘九

  小衛星空間服務如何造福人類

  研制發射小衛星,是我國利用空間技術服務經濟建設、造福人類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相繼成功發射的“實踐五號”、“海洋一號”、“創新一號”、“清華一號”等多顆不同質量、不同用途的小衛星,在科學實驗、資源普查、災害預報、測繪勘探、環境和農業的監測等領域發揮了獨特優勢和作用。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記者:劉培香 劉鐵瑛

 
編輯:趙莉
 :::相關報道:::  
中國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小衛星研制取得突破 (2004-04-19)
中國高校首次“放星” 一箭發射兩科學實驗衛星 (2004-04-18)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