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行政價格管制終不長久 媒體指物價漲勢難言樂觀

2004年11月22日 15:11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報道,隨著糧食供給的增加,糧食價格逐步平穩,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未來CPI漲勢趨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企業原材料存貨上升的速度明顯高于產成品存貨。這種囤積原材料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通脹預期,表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加強對CPI的影響。

  盡管4月份以來的政府宏觀調控對幾大過熱行業的產品價格上漲有所遏制,但由于房價不斷上漲,鋼材拉動了化工等生產資料價格絕對水平由降轉升。加上今年以來電力、能源、煤炭、運輸供應全面緊張,國際油價高企,生產資料產品更是面臨較大的漲價壓力。

  比如,盡管前9個月電力價格已經兩次上調,但仍然難以有效減輕電煤價格上漲給發電企業造成的成本壓力。一些地區公路運價漲幅一般在30%左右,明顯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這些都使CPI積累了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

  事實上,目前CPI漸趨穩定,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對上游生產品價格控制的結果。例如,10月份國際原油價格上沖到55美元一桶,但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依然維持不變。原因就在于行政手段對油價的控制。這一方面導致了煉油企業利潤下降;另一方面導致了成品油需求無法合理回落。

  但這種行政性價格管制終究不能長久。除非國際油價在短期內一直下落,否則只要管制放松,油價必然上漲,會連鎖帶動下游及成品油的消費品價格上漲。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上漲成了導致農業生產資料中尿素、硝酸銨等價格的快速上漲的重要推動力,使農業生產成本的快速上升。糧價未來走勢仍然高企。

  而且,由于土地供應的嚴厲控制,間接導致1-9月份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提高13%。居住類價格也已連續6個月持續上漲,水電價格同比增長12.3%。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CPI上升的壓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積累著較多的上漲因素,不容樂觀。(健君)

更多瞭望周刊新聞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