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1月24日電(記者 殷春永)甘肅方言研究所日前在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掛牌,眾多語言學者將進軍“處女地”--對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瀕危語言進行探索研究。
“甘肅是研究民族語言的寶庫。”莫超先生取得語言博士學位后,決定留在西部從事西北瀕危民族語言與方言的研究。他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甘肅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其中不乏有著本族語言的少數民族,如保安族、藏族等。
“方言是反映民族融合的歷史事實的活化石。”甘肅方言研究所所長莫超還說,從語言融合程度看,在甘肅,不同民族的人民原先就曾一起生活過。“元代滅亡后,相當一部分蒙古人入住西北,有些與漢族一起生活,后被同化為漢族;有些與土族、藏族一起通婚、雜居,他們在生活習俗、語言方面互相吸收,互相融合。”他舉例說,甘肅臨夏州漢族及回族方言中就有藏語、蒙古語的成分。
莫超認為,方言反映了某一個地方的特定文化現象,特別是民族地區、偏遠地區的文化,如果方言滅絕,文化亦將隨之消亡。但他同時表示,研究方言與推廣普通話并行不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