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副總指揮、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主任簡仕龍在遠望二號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四艘遠望號組成的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組建二十多年來,海上測控成功率百分之百,航天遠洋測控事業也實現從陸地測量到海上測量、從水上發射測量到水下發射測量、從國內衛星測量到國外衛星測量、從單一測量到能測能控、從衛星測控到飛船測控的五大歷史性跨越。
——從陸地測量到海洋測量。一九八0年五月,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飛向太空,新組建的遠望號船隊在南太平洋上首次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數據的測量,結束了中國在本土以外不能進行航天測量的歷史,實現航天測控網從陸地延伸到大洋,成為當時繼美國、蘇聯、法國之后第四個具有海上跟蹤測量能力的國家。
——從水面測量到水下測量。一九八二年十月,中國進行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試驗,遠望號船隊在太平洋上攻克了火箭入軌和落點測量精度的難關,使測到的落點精度比以前提高五倍以上,同時實現中國航天遠洋測量從水面到水下的跨越。
——從國內衛星測星到國外衛星測星。一九九0年四月,中國成功發射美國“亞洲一號”衛星,中國航天由此走向世界,與此同時,位于南太平洋上的遠望號船隊也大放異彩,在星箭分離后八分鐘就迅速而準確地測得各種參數,比美方要求的時間提前二十二分鐘。迄今為止,遠望號船隊已十六次為外國商業衛星提供了高質量的遠洋測量任務。
——從單一測量到能測能控。一九九一年“東方紅二號”衛星出現故障,遠望號船隊采取應急測控措施,將失控飛行十三圈的衛星重新捕獲;一九九七年五月,遠望號船隊在海上連續七天對“東方紅三號”、“風云二號”衛星進行跟蹤測量和控制,發出八十多條遙控指令,成功調整了衛星的轉速和姿態。目前其他國家還沒有在測量船上遙控衛星的先例,遠望號船隊實現從單一測量到能測能控的跨越。
——從衛星測控到飛船測控。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舉世矚目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首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遠望號船隊奔赴三大洋承擔飛船遠洋航天測控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海上測控實現從衛星測控到飛船測控的跨越。此后四次“神舟”發射,遠望號船隊四次出海,次次出色完成任務。
簡仕龍稱,目前,中國航天海上測控的測控能力、測控精度、自動化程度和可靠性等整體技術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