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外交官接受采訪談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答問)

2004年12月30日 19:12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歲末年尾,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劉結一接受了《北京周報》記者丁盈的采訪。主要內容如下:

  問:國際安全領域當前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什么?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這些威脅?

  答: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安全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但國際安全領域的不確定、不可預測因素明顯增加。

  概括來說,國際安全領域面臨的主要威脅有三方面:

  其一是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跨國犯罪、流行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呈上升趨勢。

  其二是民族、宗教、領土等問題引發的紛爭與沖突頻仍,罔顧國際法的情況時有發生,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威脅著國際和平、穩定與發展。

  其三是饑餓、貧困、社會不公等發展問題已成為影響地區乃至世界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國際社會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

  首先,應摒棄以軍事實力謀求安全優勢的思維模式,恪守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原則,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

  其次,應加強多邊合作,維護聯合國在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主導地位。

  第三,應堅定維護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條約體系,不斷推進多邊軍控、裁軍與防擴散進程,進一步完善國際防擴散體制。

  第四,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幫助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擺脫貧困,共同解決跨國犯罪、流行性疾病等問題。

  問:今年以來,中國在軍控、裁軍與防擴散領域做了哪些主要工作?明年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答:我們努力做好防擴散工作。進一步加強出口控制管理體制建設,成立跨部委的防擴散出口管制應急協調機制,適時公布了有關案件處理結果,加大這一領域的執法力度。穩步推進與多邊出口控制機制的關系。加入“核供應國集團”,正式提出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與“澳大利亞集團”、“瓦森納安排”開展對話。積極開展防擴散執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英、歐盟等舉行了防擴散出口控制磋商,與歐盟發表了《中歐防擴散與軍控聯合聲明》。以建設性態度參與聯合國安理會防擴散決議的磋商,是最早向安理會提交執行決議國家報告的國家之一。

  我們繼續開展與美、俄、英、法、德、日、韓等在安全與裁軍方面的磋商與對話,不斷增進彼此的信任與理解。

  我們積極參與多邊軍控事務。在聯大一委、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不擴散核武器條約》2005年審議大會三籌、《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締約國年會等國際軍控會議上以及聯合國有關導彈、小武器等問題的審議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們認真履行國際軍控條約義務。繼續推進《全面禁核試條約》、《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以及《槍支議定書》的履約籌備工作。嚴格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的各項義務,接待禁化武組織14起視察。按照《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的要求,及時提交履約報告。

  我們還舉辦了“人道主義掃雷技術與合作國際研討會”、中美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研討會、第二屆亞洲地區國家履約機構會議等國際會議,進一步體現我和平、發展與合作的國家形象。

  展望明年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工作,我們將嚴格依法行政,繼續做好防擴散工作。充分發揮防擴散出口管制應急協調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并加強與多邊防擴散出口控制機制的關系。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參與多邊軍控工作,繼續切實做好各項軍控履約工作。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在安全與軍控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問:地區核問題突出、核走私網絡曝光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您認為,應如何加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以適應新的形勢?

  答: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擴散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新形勢下,加強核不擴散機制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維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基石地位。各國應恪守條約義務,同時應進一步加強條約普遍性。

  二、發揮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不擴散方面的主導作用,推動更多國家簽批保障監督協定附加議定書。

  三、不斷加強核出口控制機制的作用,堵塞國際核不擴散漏洞。“桑格委員會”、“核供應國集團”應有針對性地修改其核出口控制清單及準則,以增強其有效性。

  四、嚴格執行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妥善解決非國家行為者非法販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和相關材料的問題。

  五、進一步促進防止核擴散的多邊努力。通過對話與合作妥善處理地區核擴散問題。在信息交流、法規建設、執法等方面開展廣泛對話與交流,加強各國出口控制的有效性。

  六、平衡處理核不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系,尊重各國在嚴格保障監督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爭取國際社會最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問:今年,中國加入了“核供應國集團”,并提出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請問,中國此舉是出于什么考慮?今后,中國在防擴散出口控制領域還將采取哪些舉措?

  答:對可用于發展和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材料、設備和技術進行嚴格有效的管理,是中國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的重要方面。這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中國政府本著依法治國的原則,大力加強了防擴散法制建設。我們相繼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形成了一整套出口控制法律法規體系,與國際通行做法完全一致。

  我們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國際防擴散合作與交流。在制定出口管制法規過程中,我們充分借鑒“核供應國集團”和“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等多邊機制的有益經驗和做法,有關出口管制原則和措施已與這些機制基本接軌。因此,中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和提出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是合乎邏輯的步驟,也表明了中國致力于國際防擴散努力的堅定政治意愿。

  今后,中國政府將繼續不斷完善防擴散出口控制機制,加大執法力度,確保上述法規得以有效實施。我們將加強對企業的宣傳、教育,推動企業建立出口管制自律機制,提高企業自律意識。我們將認真參與“核供應國集團”的工作,爭取盡早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我們將繼續與有關國家以及“澳大利亞集團”和“瓦森納安排”等多邊機制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與交流。

  問:請您展望一下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前景。

  答: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妥善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有利于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已成為國際共識。

  當前,朝鮮半島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已納入和平解決的軌道。盡管道路曲折,但解決前景是光明的。

  中方始終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希望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各方已成功舉行了三輪六方會談和兩輪工作組會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當務之急是,各方應盡早舉行第四輪會談,并使會談取得實質進展。

  朝鮮半島核問題十分復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各方堅持六方會談進程,不斷致力于增進互信,妥善解決分歧,就能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伊朗核問題應通過談判妥善解決。我們歡迎歐盟三國與伊方達成的協議,希望雙方圍繞長期解決方案的磋商取得積極進展。我們愿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推動伊朗核問題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早日妥善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您如何看待多邊軍控的現狀?國際社會應如何推進多邊軍控進程?

  答:當前,絕大多數多邊軍控和裁軍條約的執行情況良好。加強《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等條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多邊努力取得進展。涉及人道主義的軍控問題取得了不少積極成果,《槍支議定書》和《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等法律文書相繼達成,“識別與追查非法小武器”國際文書談判工作已經啟動。

  但多邊軍控領域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裁談會已連續8年未能開展實質性工作,裁審會的工作也處于困境。

  新形勢下,國際社會應大力倡導多邊主義,推進多邊軍控進程。

  首先,作為全球安全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軍控體系應得到切實維護。國際社會應通力合作,不斷加強現有軍控條約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其次,應恢復裁談會活力。應充分考慮不同關切,制定全面、平衡的工作計劃,盡快就核裁軍、“禁產條約”談判、防止外空軍備競賽以及無核武器國家安全保證開展工作。各方應以建設性的態度認真研究各種防擴散新倡議。

  第三,應對聯大一委等相關國際裁軍機制進行適當改革,以促進多邊主義和國際軍控事業的健康發展。

  問:中國成功發射“神五”之后,又計劃明年發射“神六”,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在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問題上出現了變化?

  答: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為此,我們主張國際社會采取有效的預防性措施,包括談判締結相關國際法律文書,禁止在外空實際部署武器,禁止對外空物體使用武力,以確保外空完全用于和平目的。這有利于維護外空的和平與安全,有利于維護所有國家、包括空間大國和平利用外空的權益。

  我們主張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真正目的在于通過確保外空的和平與安全,使人類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提高開發和利用外空的能力。我們支持各國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做出各自的努力。

  近年來,中國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尤其是去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是國際社會探索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使外空能夠更好地造福全人類。

  問:中國不是《渥太華禁雷公約》成員國,但您率中國觀察員代表團參加了“無雷世界”內羅畢峰會,請問中方在地雷問題上持什么立場?

  答:中國一貫支持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為解決地雷濫傷平民問題所做的人道主義努力。

  中國已加入《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經修訂的《地雷議定書》,嚴格履行各項義務,全力防止地雷濫傷平民事件的發生。近年來,中國在基本掃清國內雷患的基礎上,還向亞、非近10個雷患國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幫助其掃除雷患。

  中國雖未加入《渥太華禁雷公約》,但認同其宗旨和目標。中國觀察員代表團參加了在肯尼亞召開的“無雷世界”內羅畢峰會——《渥太華禁雷公約》第一次審議大會。

  今后,中國愿與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掃雷努力。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