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八日電(曾利明付東紅)京、津、滬等城市每一百個七到十二歲的小學生中平均就有近九個男生,五個女生體重超標肥胖,近三成的男生和五分之一女生處于肥胖的一級預防線以上。這是今天公布的“中國學生肥胖現狀與十五年流行趨勢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
由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季成葉教授課題組開展的《中國不同群體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狀及近十五年來的流行趨勢變化》研究,采用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去年底推出的“中國學生超重肥胖體重指數值篩查標準”,根據一九八五年和二000年兩次全國體質健康調查資料,對六十萬名七到二十二歲學生的超重、肥胖流行現狀、流行趨勢變化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二000年中國該年齡段的城市男生、鄉村男生、城市女生、鄉村女生肥胖檢出率分別為百分之四點三七、一點四六、二點三二和零點九二。超重檢出率分別達百分之十點三八、四點三四、五點九四和三點六七,比一九八五年成倍上升。地區差異明顯:部分發達大城市男女生肥胖率達百分之九點六三和四點五;超重率達百分之十五點二九和八點七七;多數地區處于肥胖流行早期,西部肥胖檢出率很低,鄉村女生基本無肥胖流行。
分析結果表明: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內蒙古、江蘇、重慶等十四個省市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互有差異而體格發育均居全國中等水平。城市男、女生、鄉村男、女生肥胖檢出率約為京、津、滬的一半左右;中西南群體(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及云南)生長水平在中國最低,西北群體(山西、甘肅、青海、寧夏及新疆)身材雖較高但體重相對低。
季成葉教授稱,盡管目前中國學生的肥胖流行狀況尚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但令人擔心的是其迅猛增長的速度,尤其是中國民眾中對肥胖的各種錯誤認知及對危害性的估計不足。倘若不從現在起采取有力防治措施,將會出現肥胖和超重成倍增長,對跨世紀一代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因此,他建議發達地區應立即將肥胖的防治納入學校常見病防治的工作內容,采取營養教育、科學膳食、加強鍛煉、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減肥相結合的綜合措施。一般地區應以目前的高危人群--城市小學和初中生為重點防治對象。西部和其他較貧困地區,應同時抓好肥胖和營養不良防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