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5日電 昨日,陜西省召開全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從今年6月1日起,陜西將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這意味著政府不再定價,民營企業、個體戶也可從事糧食經營。
據華商報報道,陜西省省長賈治邦強調,實現糧食購銷的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是本次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方向。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全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6月1日起,陜西省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
賈治邦指出,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必須進一步轉換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價格的導向作用。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但在實踐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吃虧的往往是農民。因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做好糧食生產成本和收益調查,及時發布市場糧食供求和糧價信息。他指出,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必須加快建立全省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
據介紹,在繼續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的同時,陜西將大力培育和發展多種所有制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支持和鼓勵具備一定條件的非國有糧食企業積極參與糧食收購、銷售和經營活動,促進公平競爭,形成糧食收購市場主體的多元化。欲從事糧食收購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須向所在地縣(含縣級)以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縣以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資格審核,取得《糧食收購許可證》并依法注冊后方可從事糧食經營活動。
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陜西省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后,將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立直補長效機制,對糧食主產縣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陜西省政府要求,32個糧食主產縣的糧食直補資金在6月底前都要兌現到戶。
此外,陜西將完善退耕還林補助辦法。按照中央要求,陜西省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原則上將向退耕戶的糧食補助改為現金補助。具體辦法是按黃河流域每畝200斤、長江流域每畝300斤糧食,每斤補貼0.7元的補助標準,將資金補給農民。少數基本農田數量少、退耕后口糧不足的地方,向退耕戶繼續提供糧食補助,由各設區市政府按原辦法組織糧食供應、兌現到戶。
為應對各種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疫情和嚴重自然災害引起糧食供求的異常波動,確保特殊時期全省糧食市場穩定和市場供應,陜西省政府將不斷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建立糧食應急機制和應急預案,健全和完善糧食儲備制度。
即將出臺的陜西省糧食應急預案規定,非常時期,各地政府可授權物價局、糧食局,根據當地市場情況,對糧食銷售價格實行差率控制,規定最高價。
為加強宏觀調控,陜西省政府要求,所有糧食經營企業都要建立糧食經營臺賬制度,定期如實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糧食收購、銷售和庫存數量。所有糧食經營者都必須服從政府對市場的調控,不得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哄抬物價,擾亂市場,也不得壓級壓價,違者將受到嚴厲查處。(陳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