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二月十八日電 (記者 陳悅)中華白海豚是世界范圍內最為瀕危的一類海洋生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并曾被選為香港回歸吉祥物。目前,其主要棲息地之一的廈門市將對其保護區進行重劃,保護區核心區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記者從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二00四年,廈門市委托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對海區白海豚進行野外觀測調查。調查確定廈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六十頭以上,其遺傳性狀與廣西附近海域的白海豚有明顯不同,屬不同的保護單元。而且與一般認為白海豚繁殖季節在夏秋之際不同,廈門海域的白海豚繁殖季節較長,十二月份都有繁殖能力。
同時,調查發現過去廈門中華白海豚集中出現的如猴嶼、寶珠嶼等水域,白海豚的活動頻率已降低,而在雞嶼到青嶼一帶海區,白海豚活動頻率明顯增加。專家們由此提出,原有的保護區核心區設置需要擴大和調整。專家同時提議,應對中華白海豚活動區域內的船只進行限速,最高不得超過十海里。
目前廈門市已成立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具體管理保護區的工作。(完)